10月28日晚,第十一届药用学术交流会召开之际,食用菌协会药用委员会召开了十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来自药用菌领域的专家和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药用委员会主任、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主持。
会议听取了张劲松所长对于委员会“十三五”期间工作规划的构想,他讲到,在我国药用的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期,把药用委员会作为联系科研、产业和企业的纽带和平台,通过组织产学研共同开展药用产业发展方向的调研活动、举办性学术研讨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药用技术对接会和目标明确的专题技术交流会等形式,使委员会在药用产业发展上起到促进科学技术转移转化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作用。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委员会的重点工作:
1、制定药用产业发展路线图
针对药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开展药用产业发展路线路的调研和研制工作,制定药用产业的“十三五”和中长期发展的路线路。
2、举办性学术研讨会
在十三五期间,召开“药用会议”。通过引入互联网的宣传手段,加大对药用委员会的品牌会议的宣传力度和提高其作为产学研交流平台的作用。
3、筹划举办性药用技术对接会
通过举办性药用技术对接会,为科研院所转化成果和企业使用成果搭建一个对接的平台,同时利用药用技术对接会,提高全行业研发人员对行业发展的认识。
4、筹划药用专题技术交流会
针对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每年召开一次专题技术,以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组织药用行业的交流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组织药用行业进行交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提高产业对同行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竞争力。
与会委员就自己的涉猎领域与经验也提出:在委员会下设立项目指导小组,帮助产业更快更多的产品转化为商品;建立健全药用标准体系;建立小组,有针对性的调研、突破行业难点等建议。
国家对大健康产业越来越重视,药用作为有我国传统中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其具有多方面的对促进人体健康有用的功效,近三十年来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药用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把大健康产业作为我国未来的战略产业之时,我国药用产业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并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值得药用菌产业的同仁们共同思考的大问题。
会议再次强调:纵观药用产业的发展现状,要使药用产业在国家大健康产业中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通过加强药用产业的 “三好”认证工作,即种植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工作,解决原料的标准问题;药用产品研发的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良好实验室规范认证工作,解决研发标准化问题;药用产品加工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良好生产规范认证工作,解决产品加工的标准化问题。同时要推动整个药用产业的“四化”工作,即种源生产的标准化、栽培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加工的标准化和市场营销的合法化工作,以解决药用产业中因栽培品种混乱、栽培生产无标准导致的药用原料品质难以控制,导致终端产品的效果和产品质量难以稳定的局面,同时通过引入GMP的管理理念,使药用在严格可控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效的加工产品,从而提升药用产业的整体水平,使全产业的能够走上“有效、优质优价”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三好”和“四化”工作在药用产业中的推广应用,必将使我国的药用菌产业不仅能成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亮点,更能成为我国大健康产业中能走出国门走向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