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提醒市民:预防流感,不能滥喝板蓝根

2012-03-225888.TV 食品协会
    昨天关于“广东流感疫情到达警戒线”报道引起关注,有不少市民表示已“囤积”了好多包板蓝根冲剂,准备冲给家人喝,预防流感。中医专家指出,板蓝根不能滥服,否则容易伤害脾胃。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呼吸科专家张忠德表示,一到流感高发季节,就有很多市民天天喝板蓝根,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板蓝根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患者“热气”症状(如口干口苦、发热)不明显,就不应多喝。因其药性偏于寒凉,如果服用过量,容易伤脾胃。今年广东流感的特征就是“夹湿”,湿气重本来就使脾胃运化不好,如果再猛喝板蓝根,就更伤脾胃了。 
    不少市民提出,疾控中心专家说预防感冒要开窗通风,但“回南天”一开窗,家里就“水漫金山”。西医又只能在发病后再吃药、打吊针。现在浑身疲劳、喉咙干痒,如何预防?
    记者发现,广东省中医院近日推出了两种防治流感的中药组方,在简易门诊就能开,一剂药七八元钱,颇受市民热捧。这是该院根据今年流感门诊病人的情况,对往年的流感防治方进行增减而成的,分为风热、风寒两种类型。
    张忠德向南方日报公布了这两个组方,方便农村基层借鉴使用。他解释说,今年广东流感有两大特点,一是夹湿明显,不少病人伴有肌肉酸痛、大便稀烂、反胃呕吐症状,所以组方中用薏仁、陈皮、苍术等去湿;二是咽喉干痛痒症状明显,所以组方用菊花、桑叶、桔梗清咽,又用麦冬滋阴。
    ■温馨提示
    省中医院推荐流感防治方 
    预防用法:每剂可供3—5人服用,每日一剂,可连服3剂。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10分钟,加水600—1000毫升,文火煎煮30分钟,温服。 
    1、风热型 
    症状:多见于流感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肌肉酸痛、汗出不畅或有轻咳、咽痒、咽痛、鼻塞、流涕、打喷嚏、舌淡红,或苔薄白或薄黄白,脉浮数。治法以辛凉解表、清热为主。 
    组方:桑叶5克、北杏10克、桔梗10克、炒薏仁15克、野菊花10克、连翘10克、苍术5克、甘草5克、土牛膝10克、麦冬10克(如兼有、呕吐,可加藿香、佩兰;挟湿者加薏米、扁豆。并选用清热类中成药)。 
    2、风寒型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组方:杏仁10克、紫苏叶10克、桔梗10克、薏仁15克、陈皮5克、苍术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 
    3、外治法 
    漱口方:岗梅根颗粒30克、土牛膝颗粒30克、桔梗颗粒10克、甘草颗粒10克(针对咽痛不适,每天1剂,加温水250ml溶解,用药液漱口)。
    泡脚方:麻黄粉15克、桂枝粉15克、防风粉15克(体温大于38℃但无汗出者,可给予中药泡脚,40℃—45℃药液泡双足,每次30分钟)。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