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在无锡召开

2018-04-105888.TV 食品协会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面对国家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和围绕“健康2030”规划纲要的部署,食品科技的未来发展将走向何方,有哪些新理念、新研究值得期待?食品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在哪里?11月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开幕的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上,中外食品科技界人士汇聚一堂,就食品科技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在无锡召开

本次会议聚集了200余家食品科技院所及百家企业的近2000位代表。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孙宝国、朱蓓薇,百余位中外食品科技界的专家、中外科技及企业界代表、以及青年学生云集于无锡这座江南名城,共议食品科技界的使命与创新。本次年会也得到了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等江苏省食品科技团队的整体支持。

无锡市刘霞副市长、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张晋京稽查专员、美国食品科技学会执行副Christie Tarantino-Dean女士,以及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表示,以“食品科技助力健康转型”为主题的本次年会,不仅是食品科技工作者“回家”的日子,是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思想碰撞的平台,更为食品科技界面对未来5年、面对“健康2030”的变革与创新吹响了集结号。

据了解,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会自2003年恢复举办以来,从当年的第三届年会300人到2014年突破1000人,再到近两年连续近1500人的规模,彰显了我国食品科技队伍的凝聚和强大,更体现了大家对同行交流的渴望与期待。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由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和美国食品科技学会(IFT)共同主办的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自2002年在上海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成为中美食品科技与产业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科技支撑健康作用凸显——成就食品科技界新使命

国民营养事关全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食品科技与产业界正以食品为保障,逐渐实现产业界的健康转型,以服务百姓健康,助力健康。在大会报告中,4位中外科学家代表科技界,围绕创新与营养健康的研究进行了报告分享。长期从事海洋食品技术与产业化研究的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围绕海洋油脂产业的营养与健康,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教授就新一代发酵工程技术进展,美国普渡大学营养科学特聘教授Richard D. Mattes从健康饮食的挑战与机遇上,敏特尔公司创新与洞察力总监Lynn Dornblaser就营养与健康产业在美国的发展趋势分析等方面,同与会代表分享了真知灼见。

与此同时,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健康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助力食品产业的健康转型,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起“国民营养健康——食品界在行动”倡议,并籍年会之际举行宣言仪式。来自食品科技界的院士以及学者专家代表共同发起“国民营养健康——食品科技界在行动”宣言。雀巢、娃哈哈、李锦记、金光集团食品、杜邦营养与健康、荷兰皇家菲仕兰、三元食品、费列罗、养乐多、味全、旺旺、艺康、加多宝、康师傅、统一等国内外食品企业代表共同发起国民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界在行动”宣言。该项活动倡导食品界为实现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互动、创新共享的国民营养健康新格局而积极努力。为配合宣言活动举行的“营养论坛:国民营养健康——食品界在行动”专题,邀请了包括卫计委食品司领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所长、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蔡木易院长、吉林大学刘静波教授、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主任韩军花研究员以及雀巢、雅培和金光集团食品的营养与健康部相关负责人共同围绕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热点、难点以及在企业中的创新与实践,奉献了一场精彩而务实的学术论坛。

年会上食品化学与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新产品新技术、食品与检测等多个技术专题中,近50名科技工作者以更直观的口头报告形式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代表着一年来的学术研究进展。同时,今年的年会《论文摘要集》针对食品、营养健康等热点问题组织了10个方向,共收录621篇论文,在会议现场张贴164篇,均创历史新高。成为近3000名食品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交流与分享的重要平台,也凸显食品科技助推健康的主力军作用。

与健康同行——聚焦食品科技新前沿

年会中,主办方根据当前食品科技热点、难点及趋势精心设计了专题论坛。智能化食品检测与加工、食品资源与数据库、食品组学、母婴营养组学研究等专题成为年会专题中的亮点,亦也体现出食品科技的前沿正同时向与健康两个层面推进。

在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中,围绕“新思维驱动营养与健康新发展”与“新技术创新与食品”两大主题,包括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任筑山、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刘瑞海、美国食品科技学会现任Cindy Stewart等在内的,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科技界“大咖”们,就的研究发现与新技术创新、企业在营养与健康发展的新思维等进行分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稽查专员张晋京就特殊食品注册法规,美国普渡大学教授Rick Mattes与Bruce Hamaker分别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围绕“卡路里就是热量?”、“纤维与升血糖碳水化合物对生理响应的影响”,加拿大圭尔夫大学Yoshinori Mine教授阐述了“膳食因素在慢性亚临床炎症与肠道健康方面的作用”等进行了分享。这些报告围绕健康与食品的关联进行了深度剖析,为与会代表带来新的启发。

着名功能食品专家、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FereidoonShahidi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动物与食品科学系资深教授、科研部主任熊幼翎教授,分别围绕“谷类与豆类种子中的酚类抗氧化剂研究”以及“植物多酚通过调控蛋白和脂肪氧化对肉品品质与的影响”,针对酚类物质在抗氧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报告。美国南达科塔州州立大学乳品与食品科学部教授Srinivas Janaswamy介绍“作为载体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有序多糖网络结构研究”。在食品方面,来自德国、英国的专家,分别就欧盟及食品的法规和监管,以及对食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在母婴营养组学研究研讨会上,继续关注母婴乳品与健康,以母婴营养组学研究为重点,邀请来自医学和食品科技界的专家,就母乳研究队列与母乳成分研究、婴幼儿乳粉配方升级与临床研究、早期喂养方式和营养状况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等进行分享。在食品资源与数据库研讨会重点讨论了目前食品资源研究热点问题,包括益生菌资源的挖掘及其菌种库建设与应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食物满足营养健康的发展趋势与资源构建等,预判我国食品资源与数据库的发展方向。于2009年被定义为一门全新学科的食品组学(Foodomics),以食品为研究对象,整合运用各种先进组学技术,来研究食品科学领域中关键性科学问题。由南京财经大学承办的食品组学专题聚焦当前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脂质组学、金属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以及组学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从高原到高峰——食品科技与产业对接加速

在国家出台的《“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细化了食品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与措施,以推进食品科技创新工作。在此背景下,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以“促进创新驱动,服务科企对接”为抓手,以解决当前产业科技发展为目标,力促相关领域从高原到高峰的学术建设,并在年会上开设多个特色热点专题。

在由江南大学承办的“食品绿色加工与产业链创新”专题中,针对现代食品绿色加工与低碳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新型物理场加工的靶向精细研究,以资源统筹、过程跟踪、废物增值以及管控为核心的食品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以及开发低碳制冷新技术、绿色防腐保鲜新方法、环境友好包装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处理与实时监控技术装备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