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蜂业协会成立于2004年8月,市畜牧局主管,市民政局注册登记成立的社团组织。协会由全市从事蜂业生产、经营、管理、加工等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独立法人社会团体。
市蜂业协会在什么情况下成立的?
一是市场需求。从国内外层面上讲,全世界2010年蜜蜂6000万群左右,年产量在110-120万吨之间,蜜蜂市场的年贸易量在30-35万吨之间。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从业人员约40多万,2010年有蜜蜂820多万群,年产量40万吨左右,每年出口8——10万吨。也是世界上的出口国。我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不到一群蜂,跟国外许多国家5-7群相比,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我市情况:由于我市地处山西南端,气候温和,年降雨量多,无霜期较长,植被好,是山西省蜜粉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有名的蜜粉源基地之一,据初步调查,我市蜜粉源植物有百余种,蜜粉源面积大约600多万亩,至少能养15万群蜂,现在只有5万多群,还有2倍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其中荆条面积,至少约有300多万亩,果园面积和野生果园面积有100多万亩,刺槐面积有50万亩左右,药材、狼牙刺、玉米、油菜等植物有150万亩左右。以刺槐蜜源为,荆条流蜜期长(达一个多月)。而且我市小气候多样,同一种蜜源植物,开花期相差20多天,是一个天然的“立体蜜库”。2010年,全省共有25万箱蜂,产量4000多吨;我市就5.8万箱,产量1450吨;省蜂协命名我市为“全省养蜂市”我市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蜂业的自然优势。这是蜂业协会成立的客观条件。
二是蜂农要求。养蜂业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广大蜂农是家庭经营、自己繁育、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整个产业处于自生自灭、放任其自流的状态。到2003年全市蜜蜂仅有2.6万箱,产蜜500万吨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蜂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好,养蜂人越来越多。蜂业作为一个产业,有好多事情是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蜂农个体是很难有话语权和竞争力,直接的体会是没有组织,一盘散撤,各自为阵,价格低,销售难。在这种情况下,广大蜂农迫切要求有一个组织,有一个能代表他们声音、帮助他们说话的人。这是蜂业协会成立的群众基础。
三是政府有求。蜂业作为农业、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没有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来管理,市、县畜牧部门没有管理蜂业的机构,也没有配比这方面的编制和人员。当时这个产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从业人员已有2000多人,市场前景又很可观。市政府又急须引导、协调、规范这一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参考和各省市的做法,在市畜牧局的支持下,经时任市政府分管领导的同意,有我们几个人发起,市蜂业协会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