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寿瀛对于我国乳业发展意见

2012-08-205888.TV 食品协会

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寿瀛

    我国各省市(含省直辖市)均有三位一体的乳业公司,即规模化养牛、乳制品加工、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公司。他们产品的原料乳,完全或绝大部分为自办奶牛场牛奶。如福建长富从来不收购散户牛奶。这样的乳业有不少。少数乳业收购外援牛奶作为补充,也都来自奶牛合作社或奶牛小区符合乳企收购条件的定点单位,在实施机器挤奶的原则下,有的还派员监督挤奶,作为补充不足的收购的牛奶,有严格的验收标准。
    1.规模养殖奶牛场都有一批素质较高的畜牧兽医队伍,实施严格的检疫免疫,对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严格的监控措施,包括乳房炎防治及乳房炎乳废弃不用。对产奶牛按饲养标准饲喂精、青饲料,按挤奶规范进行挤奶前卫生处理及实施机器挤奶,挤好的牛奶就地立即冷却,生奶菌落总数,常年控制在10万--20万个以下/ml。据了解,长富牛奶菌落总数常年在10万个以下/ml。
    2.巴氏鲜牛乳,是以巴氏方式命名的大宗乳品。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1856年提出的巴氏方式,截今已接近160年。至今上仍广泛使用。巴氏的意义:在完全杀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同时,程度的保存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因此,上众多国家,巴氏奶市场占有率在95-。
    我国三位一体的乳业公司,生产巴氏奶已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产品质控实践经验。他们深知抓住哪几个方面就能保障巴氏奶的。
    CIP清洗液每日浓度的测定及其调正。HACCP全程监控检测,已习以为常列入口常工作,他们有完善的检测设备,及其有较高级职称的检测队伍。他们的巴氏奶出库前菌落总数小于一万个/ml。
    3.巴氏奶是有存在的产品。巴斯德的方式是杀灭奶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而不是杀灭奶中的所有,因此巴氏奶的营销必然重视后期奶的冷却。
    巴氏奶一般都是采取当天生产,当天销售(挤奶-加工-销售24小时内),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巴氏奶一般都有固定的订户,它们极少在市场流通(超市例外),出库后巴氏奶的运输,大都使用冷藏车,近距离的也有使用的保温车。
    4.今年发布的巴氏鲜牛奶标准,检测项目较以前标准有所增加,比较完善,据了解许多巴氏奶企业接受所在地监检机构市场抽查,检测结果,合格率极高。
    5.自我国牛奶(现称巴氏乳)问世以来,从未发生过群体质量事故。江苏学生奶以巴氏奶供应中、小学生课间饮用。十余年来,已生产供应15亿份以上,也从未发生质量事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巴氏奶而言,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个产品的质量是稳定的,三位一体乳企主要产品的巴氏奶具有牢固的保障根据。是完全可以信赖,完全可以让消费者放心饮用的产品。这样的信息,靠谁来传递?靠国家,靠国家的职能部门。日本: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台湾前三年政府出面引导消费者选择饮用巴氏奶,后三年,企业宣传,政府支持继续宣传巴氏奶的经验应该引起我国政府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规模养殖是保障我国奶业发展重要的因素,是保障乳品的基础,我国奶业结构调整,即逐步减少奶牛的个体饲养,引导奶农走合作化道路,使其奶牛养殖规模化、规范化。
    就规模养殖及其他相关方面提几点意见:
    1.我国当前奶业结构大体可分为规模养殖和奶牛个体饲养两个方面。关于规模养殖概念意义本文前部分已有表述。
    在乳品标准发布后,农业部奶办和北方一个省奶协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据:我国奶牛70%为个体饲养,(后向奶协了解,奶农中饲养奶牛100头以下占70%),达不到标准规定:(指蛋白质2.95%,菌落总数50万个/ml。)奶农会被迫倒奶、杀牛。
    2.据了解现在国外乳业已开始进军市场,与生鲜牛乳宽松的标准有一定关系。因此有必要就此在说几句。产奶牛的消化生理:是将精、青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等经瘤胃消化分解,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主要来自精饲料)脂肪转化为脂肪酸进入血液,血液流进乳房。经乳房上皮细胞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脂肪酸合成为乳脂肪,葡萄糖合成为乳糖无机盐,维生素直接从牛血液进入牛乳。据测定一昼夜(24小时)流经乳房的血液为2250千克,能合成250克乳脂肪和十分接近其量的蛋白质(其他略,如影响牛奶成分和组成的26种因素见乳业杂志2009年第十期P12)如果按3-5千克牛奶给一千克浓厚精饲料(玉米、麸皮、大麦、豆粕、棉籽按比例混合),在辅以质优量足的青饲料。乳蛋白质大于2.95%,完全可以达到的。
    文中所指奶牛70%为个体奶农饲养的人,认为标准要符合实际,要考虑奶农的利盈。我介绍一下我国某大型乳企收购牛奶的标准:蛋白质2.95时,是2.95×0.55(常数)为1.622元蛋白质为2.8%时,是2.8×0.55=1.54元,菌落总数50万个/ml,不扣/每千克。100万个/每kg扣4分,150万个/每kg扣8分,200万个/每kg扣0.12元,如此可见,标准给奶农并未带来实惠。
    3.由于三聚氰胺等乳品问题,以及我国生鲜牛乳标准的过度宽松,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加上我国相关液态乳的命名有待商榷,给了国外乳企进军市场的机会。新西兰纯牛奶已在南京金陵晚报登出广告:… …产品口感好,营养价值更高,乳蛋白质为3.4%,市场销售价98元/箱(250ml×12盒)。德国欧德集超高温处理纯牛奶,蛋白质3.4%。现已在成都等地销售,澳大利亚拟借空运纯牛奶到上海、广州,预计销售价每升5.2-7.32澳元(合约33-47元人民币)日本明治乳业已在苏州建厂,占地3.4万平方米,生产巴氏奶及酸奶,明年一月投产销售销售价预计比日本本土(1千日元/每升约合人民币70多元)要高。国外乳企进军我国乳品市场,我国主管奶业的部门及其相关部是否会对此反思,的奶业如何发展?
    对我国乳企特别是三位一体的乳企,在国外乳业进军市场(可能是争夺中产阶层消费者)及我国奶业及其乳品有待规范的背景下,是否应做出相应的思考,我想借此提出几点建议供研究参考:
    (1.巴氏奶的口感很可能是争夺市场、群众选择饮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标准中感官指标提出的牛奶中固有的滋气味,是指巴氏牛奶中存在二甲硫、丙酮、乙醛、短链脂肪酸、内脂等低分子化合物。巴氏奶微微的甜味是来自于乳糖。
    这些低分子化合物在巴氏奶中存在,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饲喂奶牛的精、青饲料,质优量足(苜宿等青饲料)生鲜乳菌落总数10万个/ml以下特别是挤出的牛奶,随即冷却到4-6℃,以抑制乳中残微生物的繁殖活动,分解的酶,能分解这些低分子化合物,实施温度不高的巴氏,前后牛奶一直要低温保存(4-6℃)。有可能的话,后牛奶实施无菌灌装,无菌包装(色装膜不存在双氧水附着)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福建长富,贵阳好一多,江苏梁丰吃到过具有这种滋气味的巴氏奶,我想这样口感的厂家还有很多。
    在参与制定乳品标准专家委员会期间,卫生部苏志局长说:我儿时吃的牛奶现在吃不到了,我在国外吃的牛奶,在国内吃不到,我当时坐在他旁边,说有你没找到的地方。一些老饮户反映现在的牛奶稀没有过去存在的奶香味。
    希望参加会议的乳企能重视研究一些口感的问题。
    (2.巴氏奶是否可设置不同级别,以前有特例,甲级牛奶,如果具备这样条件的巴氏奶:以自办牧场牛奶为原料,乳蛋白含量3.1%。具有上述的口感滋气味,菌落总数5000个以下/ml,可否称为特级(或甲级)巴氏奶其销售价可高于普通巴氏奶(实施优质优价)是否可依此促进巴氏奶的发展。请乳品企业领导研究。但一定要不违反政策规定不影响奶业发展大局。
    (3.各地三位一体乳品企业,面对当前形势采取措施,力保企业所在地巴氏奶市场。建议考虑组织本地巴氏奶论坛: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将巴氏奶常温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邀请专家、所在地质检、疾控等人员到会,介绍市场抽查结果,让消费者知情,让消费者正确选择每日饮用的巴氏鲜奶。
    巴氏鲜奶产品,生产工艺及其设备并不复杂,但卫生要求却十分严格,广泛涉及消费者,希望大家要用心做好,做大巴氏鲜奶。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