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8到2012年这是乳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我国乳业呈现了惊人的转变,同时这十五年也是乳业完成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进程并进入世界第三乳业大国行业的十五年,其中2001-2011年是内蒙古乳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迈进的十年,也是确立乳业大区地位,“乳部”的命名,实现“乳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十年。2010年世界乳业大会(IDF)吉姆。贝格先生说:世界乳业增长的50%来自,而乳业增长的50%来自内蒙古。这句话可谓内蒙乳在“十五”、“十一五”十年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2001-2007这七年时间里内蒙古乳业实现了以年均30%以上超常规、高速度的发展 ;2008年9月乳业遭遇“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严重冲击,蒙受损失,全行业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自2008年年底开始,内蒙古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卓绝的治理整顿,奶源基地、诚信体系、质量体系建设,经历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洗礼,内蒙古乳业不仅恢复到“事件”前的水平,而且,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一体化的奶源基地,高科技含量,高附加质乳制品研发,有机产品的开拓,行业的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期间,伊利、蒙牛迈入世界乳业二十强行列,创造了乳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可谓风雨十年,成就辉煌。
高速发展,实现跨越
奶业是内蒙古兴区富民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十五”“十一五”十年来,内蒙古奶业在区位优势,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和市场拉动下,实现了在世界乳业史上所没有的超常规,高速度的发展 。从2001年到2007年实现年均近30%的增长速度发展,无论在奶牛养殖规模、生鲜乳产量,乳产业增加值,还是乳制品的总产量,乳品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等方面都创造了历史新高,实现了乳业大区的目标,奶产业已成为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中,集约化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奶业的发展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农牧民纯均收入,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止2011年奶牛头数达276.1万头,是十年前的2.8倍;生鲜乳总产量达908万吨,是十年前的5.5倍;人均鲜奶总产量达366.78千克,是十年前的5.4倍;规模以上乳品企业达102家,(其中通过资质的有71家),是十年前的2.37倍,全区乳品企业资产总计达388.75亿元,是十年前的8.37倍,全区乳品企业销售总额为786.82亿元,是十年前的13.8倍;乳品企业从业人员31779人,是十年前的21.39倍;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达205.68元,是十年前的2.45倍;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乳品企业中,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有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1家,全区乳品加工设计能力为950万吨,其中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旗、县、区有9个;规模以上乳品企业加工鲜奶650万吨,占全区鲜奶总产量的71.6%。综上所述,我区奶牛头数占奶牛头数的20%,鲜奶产量占产量25%,乳品企业销售收入占的30%以上;液态奶产量为的50%,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奶产业优势区,是重要的乳品工业基地。经过十年的超常规、高速度发展,内蒙古基本实现了从传统乳业大区向现代乳业大区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