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奶业在艰辛中散发奋斗光彩

2012-11-055888.TV 食品协会

    消费低迷和初的奶粉质量问题,不仅给几十万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更使我国奶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深渊。根据乳品工业协会统计,事件发生后22天,501家乳品企业停产168家,停产率34%,同年乳业出现了负增长,事件虽然发生在河北省,但损失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从9月18日-23日全区每天倒奶3000-4000吨,累计倒奶3万多吨,直接损失达2.9亿元,我区伊利、蒙牛两大集团粗略计算直接倒奶,产品下架、贷款利息,股票跌停等损失达上百亿,原计划盈利20个亿,终亏损失32个亿。除这些有账可算的有型损失外,给消费者造成了信任危机损失不可估量。面对历史罕见的行业危机,内蒙古奶业同仁不仅没有被吓倒,而且在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贯彻落实“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和自治区政府《关于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奶源建设、奶站整顿、饲料整顿、运输整顿、诚信体系、长效机制等强本固基措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不仅使内蒙古奶业整体恢复到事件前的水平,而且达到了重振雄风的目标。
    1、对源料奶生产收购运输进行整顿
    一是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步骤,提升一批条件较好,证照齐全的奶站,有计划地淘汰一批条件差,设备落后,无固定场所,无经营执照的个体奶站,用一年多时间对全区4200多个奶站整顿完毕。经过提升、合并、淘汰之后剩下2633个生鲜乳收购站全部持证运营,通过乳品企业直接收购、租赁经营、委托经营、企业自建等形式,将奶站纳入乳品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实施直接管理、封闭运行,全程监控。
    二是按照扶大、扶强的原则,按照《饲料加工企业审查办法》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对全区1300家饲料企业及添加剂加工企业进行整顿。
    三是通过建立GPS定位系统和电子监控系统,加强对生鲜乳的运输管理。
    2、建立健全生鲜乳质量监管体系实现监管规范化
    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生鲜乳收购经营主体合法化改造的通知》。
    一是队伍建设,在自治区和各盟市相继成立了奶业管理职能部门,做到专门机构,专人管理;二是建立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管理办法》;三是按照“分户留样,责任追溯”的原则对生鲜乳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四是加强网络建设,2009在率先实现全区生鲜乳收购站网络管理。通过落实以上各种保障措施,内蒙古作为乳业大区,始终把生鲜奶质量监管做为畜牧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保持奶业健康稳定发展,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结果,内蒙古生鲜奶质量合格率连续三年达。
    3、从源头上抓奶源,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
    “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三年来,内蒙古全区上下,通过大型乳品企业自建奶源基地,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标准化养殖场,推广“奶联社”模式,大力发展奶农合作社的模式的推广,规模化牛场像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据2011年统计,内蒙古自治区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8539个,占全区奶牛存栏总数的43.8%,比2008年提高18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02年我区奶业大市呼和浩特被命名为“乳都”,其奶牛养殖头数,规模化牧场建设、乳品企业发展,产业集中度和带动力都是全区首位。为更好地巩固和发展乳都奶业,2012年呼和浩特市委,政府提出到十一五末呼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并部署万头牧场建设以伊利、蒙牛为主,千头牧场建设以奶联社为主,为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拨出专项资金1.6亿。近年来圣牧高科,犇腾牧业等大型现代化牧场建设迅速发展,对带动全区规模化养殖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