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2018年(淮安)食品博览会中,淮安正式启动“世界美食之都”申创工作。烹饪协会乔杰副会长、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周达志会长、淮安市人大常委徐利华副主任、淮安市政府顾坤、淮安市政协陶光辉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陶书中、淮安市商务局张冬来局长、省商务厅服贸处李俊毅处长、淮扬菜集团徐春山董事长、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院高岱明会长为申创工作启动。淮扬菜集聚区上海、浙江、安徽、江苏及有关省市餐饮行业协会领导,成都、顺德、澳门“美食之都”城市代表,世界华人商协会嘉宾、淮安市市级机关部门关领导和单位、餐饮企业代表等出席。

活动中,淮安市政府顾坤介绍了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的有关情况。顾市长介绍,“世界美食之都”是教科文组织授予“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的一类称号,包括高度发达的美食行业、大量传统餐厅和厨师、留存当地烹饪诀窍方式和方法、注重提高公众对传统美食的关注度、在烹饪学校推广传统烹饪等8条评审指标。目前,已有成都、顺德、澳门创成“世界美食之都”。
顾市长认为,淮安申报“世界美食之都”具有明显优势和基础。一是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佳味,天下之至美”美誉,具有“五味调和、土菜精作、就地取材、百姓创造”特点,文化内涵十分深厚。新“开国宴”,主体就是淮扬菜。现存菜点1300余种,盱眙龙虾品牌已达169亿元。“淮鳝席”以及涵盖200道名菜名点的“淮帮菜”传统烹饪技术入选江苏省非物质遗产名录,是设区市中申报饮食宴席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的城市。二是坚实的食品产业基础。近年来,淮安将食品产业列入全市“4+2”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2016年食品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拥有“淮安茶馓”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0件,居设区市。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江苏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淡水鱼加工基地。三是浓烈的餐饮发展氛围。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餐饮店4万多家,从业人员35万余人,餐饮销售额16.54亿元。成功举办了12届淮扬菜文化美食节、17届盱眙龙虾节、17届金湖荷花节、12届洪泽湖大闸蟹节,创造了多项“”和“”。江苏食品学院、淮扬菜烹饪学院、淮阴商业学校等10所院校开设烹饪,累计培训中高级厨师10多万人次,现有烹饪大师40余人。四是先进的开拓创新理念。遵循“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原则,近年陆续推出金湖河鲜宴、洪泽湖蟹宴、淮安蒲菜宴等一料一席品种。推动互联网+餐饮、连锁经营、中央厨房等领域的创新,加快淮扬菜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步伐。五是优良的传承振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