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进入紧张状态 九江美庐则独善其身

2013-01-025888.TV 食品协会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乳制品行业进入到了高度的紧迫感。随后蒙牛、雀巢等各大乳品巨头先后被媒体曝出含有“非法添加剂”后,乳品行业进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然而本土乳品名企——江西美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却在这段“危机时光”中,创造出了佳绩。 
  呼伦贝尔大草原建立绿色无污染的奶源基地,从源头到质量关;完善的质量可追溯体系,记录每一罐奶粉的生产过程;原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层层检测,层层控制,确保不在一个环节中出问题……人员、设备的投入固然非常重要,但在美庐,有一种对产品和质量执着追求的责任,深入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心中,“美庐心,父母心”的企业文化成为美庐了的关键点。
  三聚氰胺美庐经历
    何女士从2004年就在美庐检测中心工作,工作8年的她,回忆起2008年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全公司都进入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当时乳制品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和方法还没出,我们都是自己去摸索。事件后半个月左右,国家出台了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公司就专门派我和另一名同事去南昌学习。回来后基本是白天做常规检测,晚上带着大家边学边做三聚氰胺的检测,工作了8年,从没这么忙过。”何女士告诉记者说,其实三聚氰胺美庐也经历过,那段时间美庐全体员工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2009年上半年,美庐购进了一批其他公司发来的全脂奶粉原料粉,照例进行进厂检测时,发现了部分原料粉含三聚氰胺,公司所有检测人员进入“一级戒备”。何女士回忆说:检测中发现原料质量问题在所难免,但三聚氰胺属于大禁,因此每一位员工都高度紧张。我们开始的检测是每20包原料粉一抽样,但是为了数据,我们换成每5包一检测,工作量直接增加三倍。 
  据美庐一位负责人苏总介绍,由于当时这批原料粉中含三聚氰胺的原料过多,因此美庐将其全部报废,没有让1克原料粉流入生产线。 
  在安前利益让步 
  责任是对和质量的追求,更是利益与之间权衡时,果断地对利益说“不”。 
  2010年,美庐曾为一同行企业代加工了一批奶粉。但在交货前,该企业由于资金问题不能交付货款,因此美庐暂时将这批奶粉存入仓库中。苏总说:“奶粉是有保质期的。眼看着代加工的16吨奶粉距离保质期限越来越近,大家心里很是着急。” 
  为避免损失,美庐曾多次与该企业协商,然而该企业却提出了一个美庐不能接受的要求:在包装上更改产品的保质期,以延长该企业的产品销售周期,便可以交款提货;否则就只能给予美庐一部分赔偿金,奶粉由美庐自行处理。 
  苏总告诉记者:“面对该企业提出的无理要求,美庐上下很是愤慨,但态度却非常坚决,宁可我们自己经济受损失,也不可更改产品保质期。”据了解,后来这批奶粉全部拆包,包装袋尽数焚毁,奶粉则卖给了饲料厂,而美庐也因此直接损失10万元。苏总告诉记者:“奶粉卖给饲料厂后,我们还专门进行了跟踪调查,防止这批奶粉被不法商家重新收购贩卖。”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