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扶贫期间,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孟俊龙,放弃了休息日及节假日,先后20余次奔赴到我省革命老区和贫困县陵川、昔阳、和顺、广灵、浑源、盂县、万荣等地,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举办培训11次。
每到一处,他首先深入到发菌棚、出菇棚,实地察看菇农朋友在栽培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和好的管理办法。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他就反复讲解,直到他们听懂理解为止。为了能及时给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他的手机成为了免费技术咨询电话。
每当有人咨询,他都耐心讲解,坚持真心真情把技术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野上,帮助农民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想方设法帮他们发家致富。
陵川县志明食用菌合作社2014起开始进行香菇的生产,年生产香菇100万袋,产量达到90万公斤。但当社员兴匆匆的拿着鲜香菇去市场销售时,一盆冷水泼了下来,由于菌柄比较长,每公斤批发价比同等质量的香菇少0.5元。如果重新修剪,必然耗费大量的人工,只能忍痛销售,单这一项就损失近20万元。
2015年4月18日,正在沁水县出差的合作社理事长陈晓军得知孟俊龙副教授等专家团队正在陵川欢乐谷食用菌合作社进行科技扶贫的消息后,立即驱车返回陵川,将专家们请到自己的出菇基地进行察看。经过查找分析原因,是菌种出现了退化现象。
孟俊龙及时将菌种带回学校,重新进行了纯化和脱毒处理,并且改进了生产配方,提出了更为合理的管理措施。2015年6月,新的菌袋又开始出菇了,不仅菌柄较长的问题没有了,单袋产量还达到了1.1公斤的高产。
昔阳县目前是我省的双孢菇生产县,种植面积达到102万m2,其中山西厚基伟业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是该县的双孢菇生产基地,但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方法栽培,产量偏低,只有10 kg/m2。
孟俊龙在昔阳县服务时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和公司董事长宋以斌进行沟通,将国内进实用的二次隧道发酵技术介绍给他。当宋总详细了解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立即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6条一次发酵隧道和2条二次发酵隧道。
在隧道建设和试运行期间,孟俊龙等食用菌专家多次进行现场指导,对双孢菇基质合理化配制、隧道发酵料的精准化测试、出菇管理等具体事项进行了细致的培训,还将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引进筛选的3个双孢菇优良品种免费赠送给该公司。
新技术、新设备、优良品种的使用,使该公司的双孢菇的单产达到了18 kg/m2以上。今年8月份,公司决定再建设6条一次发酵隧道和2条二次发酵隧道,不仅满足公司的生产需求,还要为昔阳县的农户提供优质的双孢菇培养料,带动全县双孢菇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