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振兴奶业

2018-09-285888.TV 食品协会

加强京津冀奶业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奶业是京津冀畜牧业中的重要产业,具有发展基础良好、消费市场成熟、优势互补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发展的困难,需要协同协作、深度融合,在资源、资本、知识等方面深化合作、取长补短,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

一、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具有四大优势

(一)良好的产业基础,从奶牛良种繁育来说,京津冀存栏种公牛是454万头,占的27.5%,销售种公牛冻精262万剂,占的30.2%;从奶牛养殖看,京津冀存栏是206万头,占14.5%,奶类产量是561万吨,占的15.1%,京津地区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达到7.9吨,高出水平1.5吨;从乳制品加工来看,京津冀去年液态奶产量451万吨,占16.5%,干乳制品45.2万吨,占17.6%,奶粉是6.5万吨,占4.7%,如果按照婴幼儿奶粉占比还会更高一些。品牌发展,有三元,嘉立荷,君乐宝,同时还有伊利、蒙牛、光明等多个奶业20强企业也纷纷入驻开展乳品加工和销售。

(二)庞大的消费市场 京津冀地区人口1.1亿,占的8%,乳制品消费总量占16.5%;2015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12公斤,而北京无论是城镇和农村都超过了这个水平;同时区域间不平衡,北京城镇是28.9公斤,河北城镇只有21.2公斤,如果拿北京的城镇和河北的农村相比还差更多,还有消费增长的潜力。

(三)科研推广实力雄厚表现在三个方面,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第二冀区域内农业科研院校众多,农业大学、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畜牧兽医科研实力强大奶业科技成果丰硕;第三在国家建立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均建立了省级的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行业的普遍欢迎。

(四)产业优势互补 河北省,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大,饲草料供应充足,乳制品加工能力强,是生鲜乳生产和乳制品生产的主要基地,建立了生鲜乳生产和加工有计划同步发展制度,运行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初步构建了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但是奶牛生产水平相对低,发展奶牛养殖资金缺口大。

北京天津,奶牛单产水平高,奶牛育种、饲养管理等科技水平高,资本市场活跃;土地承载能力有限,苜蓿等饲草料依靠区域外供应,必须转移部分奶牛养殖,但满足乳制品有效供给的压力不断增大。

二、京津冀奶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生产成本的高企 北京天津土地成本、饲料成本较高,饲养工人等劳动力成本增加快,生产成本高,直接影响到奶业竞争力。

(二)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 区域外企业的乳制品、进口乳制品增加很快,除了婴幼儿奶粉,常温液态奶也在加速进入,对区域内乳品生产销售形成强烈的竞争之势。

(三)品牌培育需要加强 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少,区域性企业影响力有限。

三 、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的思考

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要发挥奶业科技、生产加工基地、消费市场等各自优势,利用京津的资本、技术和市场资源,推进京津奶业发展向河北转移,开发利用河北的奶牛养殖和饲草资源,加强行业管理部门、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协同协作,做好对接,创新模式、创新机制, 形成目标同向、措施有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奶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奶业科技创新 利用北京、天津丰富的奶牛科研资源,加上河北快速提升的科研实力,加快推动区域性、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种公牛联合培育、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型饲料、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动物疫病防控以及乳制品加工等关键领域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公关。

在疫病防控方面,加强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代谢病等常见疾病的防治,强化奶牛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做好引种检疫、切断传染源,逐步净化“两病”。

(二)对接奶牛养殖转移 目前北京、天津奶牛养殖量分别是11万头和14万头,呈现存栏量下降、单产提高的趋势。为与乳品加工能力相匹配,满足城市奶瓶子的有效供给,应当在乳品加工半径合理布局奶牛养殖基地。

要突破地域限制,实行跨区域发展,利用河北地区的优质奶牛养殖资源和基础,打造奶牛养殖基地和乳品加工基地,缓解京津奶牛养殖的土地、饲草料、环保等制约。

(三)增加饲草料供应 北京、天津饲草料种植面积扩展余地小,河北是饲草料种植大省,华北平原是传统的苜蓿种植区域,近年来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项目的带动下,优质苜蓿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张家口等坝上地区的燕麦草种植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要利用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和粮改饲等政策资金,抓好草食畜牧业各项扶持政策落实,扩大奶牛优质饲草种植规模,实行订单生产,满足发展奶牛的优质饲草料供应。

(四)提升乳品加工能力 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稳定常温奶市场,大力发展巴氏乳、发酵乳等具备本地优势的产品,适度发展干酪等产品,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

加强奶业冷链体系建设,完善冷链储运硬件设施设备,确保终端乳制品的与品质。行业对液态奶发展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五)协同奶业宣传引导 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和企业要加强合作,利用好各自的宣传资源,共建平台、共办活动、共塑品牌、共拓市场,讲好京津冀三地奶业故事。

要大力宣传乳品质量状况和奶业监管工作成效,公开乳品质量检测信息,展示乳制品良好品质,增强消费信心。要加大奶业公益宣传,普及牛奶营养知识,引导科学健康消费,培养乳制品消费习惯,扩大消费群体。

(六)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1.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有关三地畜牧业一体化发展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奶牛养殖、疫病预防、乳品加工、质量管控等协同协作,实现检疫检验互通互认,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在三地有效的流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2.乳品企业,要立足自身发展战略,选准在京津冀奶业一体化的定位,根据情况要么发力于一个环节做精做细,要么推进一体化全产业链,抓住机遇,自我改造、自我提升,提高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3.行业协会,要加强宣传引导,联合科技推广培训,推动整合企业资本、资源力量,开展乳品品牌推介,帮助企业反映和解决行业发展难题,创新思路,抓出成效,发挥好推进京津冀奶业一体化的桥梁纽带作用。

总之,京津冀是重要的经济圈之一,奶业发展大有可为。加强京津冀奶业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下,把京津冀奶业一体化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上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奶业区域协调发展、振兴奶业作出更大的努力!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