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行业创新 奶牛技术的发展 壮大了养殖经济

2013-04-015888.TV 食品协会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导致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古老的“土法”养殖渐渐被笼养、圈养所取代,猪鸡满山跑的场景很难见到了。现在,人们重新认识土鸡蛋、土猪肉的营养价值。因此,生态化养鸡、养猪又在合肥悄然流行,养殖业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又前进了一步。
    创新方式使生猪自然生长
    在肥东县梁园镇东武村圈林地养土猪的“老板”彭克森,是一位享受特殊津贴的畜牧专家,从事畜牧兽医工作30余年。谈到生态化养殖土猪的初衷,他对记者表示,他所在的养殖场,主要对安徽地方猪种进行育种与保种。为提高实效,才兼顾商品肉猪生产和猪种推广。
    “目前,我们饲养淮猪和六白猪近千头,这两个品种就是畜禽保护品种,繁殖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彭克森向记者解释说,通俗地说,淮猪和六白猪喜欢吃白菜、米糠、玉米等粗粮,进食后还喜欢在林地里“散散步”,与其它品种猪不同,吃了睡、睡了吃,生态养殖方式对这两种猪来说,很适合。“让生猪生长回归自然,在此基础上延长饲养周期,猪肉的口感和风味将大大改观。”彭克森解释表示,猪肉的嫩度和香味是一对“相克”的指标,饲养时间短,猪肉嫩而不香;饲养周期长,猪肉嚼劲大、有香味。因为养猪周期长,投入成本大,从事生态化养猪相对较少,彭克森此举也是在不断摸索和尝试中。“我们生产的土猪肉,价格是普通猪肉的1.5-2倍,仍在合肥市场供不应求。”彭克森自信地对记者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扩大规模,争取一年出栏万头土猪。
    新技术控制奶牛性别  经济效益明显
    与生猪生态养殖不同的是,奶牛的繁殖,就不能顺其自然了!原因在于奶牛生产中人们总是希望母牛多产母犊。但是,出生奶牛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依照自然规律,母牛所生犊牛公母各半。因此,对奶牛性别控制的研究就成为畜牧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在人工授精之前,对精子进行处理,剔除掉含Y染色体的精子。如此,受精的母牛所生母犊的几率就大大提高。”市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06年底,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在合肥市肥东鑫华养殖公司开展了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并且取得了良好成绩。
    新技术控制奶牛性别,经济效益显现。据市畜牧水产局统计,2008-2011年,合肥市使用性控冻精10000多支,出生性控母犊6500多头,多生母犊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650万元。据悉,当前这一新技术,在合肥市长丰县安徽九牛、皖江奶牛场,肥东现代牧业、鑫华、汇丰、桂王奶牛场,肥西天河奶牛场等20多家规模奶牛场推广应用。
    养殖业的创新壮大了经济的发展
    养殖业创新,辟出了一片新天地,也进一步壮大了养殖业经济。市畜牧水产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合肥市养殖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畜牧业产值、家禽出栏量和奶牛存栏量保持全省。全年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9.2万吨,同比增长5.8%,出栏生猪283万头、家禽1.54亿只,同比分别增长5.2%、6.2%。养殖业产值达到186亿,同比增长6.3%。“通常情况下,到今年年底,合肥养殖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将是不成问题的。”市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依照计划,到2017年,合肥养殖业产值将达300亿元,年均增长10.8%。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