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发展已成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奶源质量也被人们逐渐关注,进而奶牛养殖也成重点关注。今年8月4-5日,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奶牛良种补贴专家金穗华教授,云南省家畜改良站刘红文科长,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王鹏武副站长和杨共雄等一行7人到洱源县检查、指导、调研奶牛生产发展工作。
在检查、指导过程中,一是对奶牛良种补贴冻精进行取样,按随机的方式,抽取1个站,7头奶牛冻精175剂,封存贮藏。把样品送南京农业大学进行质量监测,开展对种公牛站的冻精进行评价,为下一年选择种公牛站提供参考依据;二是了解机械挤奶站运行情况,三是查看新希望邓川蝶泉牧场有机示范场运营情况,四是到养殖户调查,作现场指导。在检查过程中,畜牧兽医局局长杨中伟、书记初光奇等把相关工作作了汇报,就如何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奶牛作了讨论和交流。
检查指导组,在听汇报,看现场,入户调查后,形成了一些意见、建议和要求。一、洱源县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得好,进度快。后代奶牛质量提高较明显,体型增大,产奶量及外貌性状更加明显,产奶量有较大提高。由于采取农业部对种公牛的考核,省级统一招标,冻精质量好。洱源县配种服务费收取水平在,入户服务方便了群众,冻精液氮配送工作量大,但能及时配送。二、在已建42个机械挤奶站中,有41个能正常运行,和附近地区相比较情况较好,发挥了作用。三、新希望邓川蝶泉牧场有机示范场投资大,规模大,技术新,环境卫生状况好。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有关参数的收集,整理,总结,便于今后的推广。四、洱源县奶牛存栏量大,属山地牧区,耕地面积少,规模场需要较多的土地,上级要求的300头为起点,不适应以洱源县为代表的山地牧区,今后,由省站向有关部门建议反映,建立以30-50头的规模养殖场较为适宜,并对其实施扶持。五、改变饲养方式。洱源县经过50年的品种改良,当地牛群已达到荷斯坦化,已有高产的遗传物质基础,个体产奶量应该在中上水平,由于饲料和圈舍不合理,新技术使用不到位,良种遗传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发挥,以后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
洱源县畜牧兽医局领导和技术人员,认真听取和记录上级领导、专家养殖户的建议要求,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家庭牧场的调查研究,加大新型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