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营养学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社区处协办的“营养学会第二十二期营养知识更新班”于2014年9月14-16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的主题为“组学技术和应用”“,来自大专院校的教师、研究生、疾控中心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等66人参加了培训。
9月14日晚,营养学会孙长颢副理事长主持了开幕式。杨月欣理事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代表营养学会向参会学员表示欢迎,之后杨理事长介绍了知识更新班的背景和目标:营养知识更新班,是营养学会的精品项目,从1988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21期,通过培训提高了大批营养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营养学会多年来高度重视营养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持续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关注。营养知识更新班倾注了老一辈营养学家的心血,也被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们寄予了厚望。杨理事长特别指出,本届培训班以”组学技术和应用“为主题,选取了目前前沿,也是科学界关注的新技术组织授课,要求大家利用这次机会,汲取知识,掌握技术,特别要加强老师与学员,以及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接下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刘小立主任致辞。刘主任表示:营养学会的营养知识更新班,具有很长的历史,和业界的口碑。能够和营养学会一起共同主办本次培训班,特别要感谢营养学会对其的信任。近年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大力引进人才,同时注重广大青年队伍的培养。希望各位学员能够珍惜本次培训机会,有所收获。孙长颢副理事长介绍了将为大家授课的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雷新根教授和浙江大学王福俤教授,每个学员还做了自我介绍。在活泼积极的氛围之中,拉开了本次培训班的序幕。
本次营养知识更新班共安排了8个主题的课程,首先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孙长颢教授讲授了课《代谢组学在营养学中的应用》。孙教授是我国将组学概念引入营养学的先驱者。他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的发展简史“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现代营养学中的代谢组学基本知识,之后又以自己本课题组的研究经历介绍了”代谢组学的应用和实例“。孙教授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大家对组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以及历史和应用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课程打下了基础。
美国康奈尔大学雷新根教授讲授了”蛋白质组学在抗氧化酶体内功能研究的应用“之后,又根据自己担任外文期刊审稿人的经验,就”营养学论文设计、撰写与发表“这个广大学员关心的话题,展开了特别演讲。本堂课对提高我国科技人员整体论文发表水平和频率,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特别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学员参与度很高,课堂讨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