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水产中心成立于2006年7月,坐落在黄埔江畔的上海军工路2866号,三期规划项目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特大型中央级水产品批发市场。
东方水产中心,与同类市场比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市场规模宏大
一期项目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商铺1300间,总投资5.6亿元;二期项目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商铺1000间;三期项目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设餐饮观光、休闲娱乐一体化的沿江休闲街。
2、业务范围广泛
有冻品、冰鲜、活鲜、海蛰蟹类、海味南北货、肉类、蔬菜、果品、交易、物流、仓储、酒店、餐饮、观光休闲娱乐、推介展示、质量监控、综合加工、电子商务等业务。
3、配套设施完善
供配电、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供油、供水、供冰,大型停车场、大型卸货码头及冲冰码头,大型冷库及制冰厂。
4、服务功能齐全
工商、税务、卫生、公安、渔政、检测、银行等实行一门式服务。
东方水产中心经过的市场调研,确立了“市场定位化、管理工作规范化、业务发展多元化、交易方式现代化、工作手段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市场自2007年开业以来,获得了成功:
1、运行状况良好
东方水产中心通过市场竞争,整合了十六铺市场、塘桥市场、江浦路市场、国泰市场、秦皇岛路市场、马陆市场,年交易量达30多万吨,占上海水产品交易量的30%,成就了上海的冻品、冰鲜、海蜇、淡水活鲜集散中心的地位。
东方水产中心,一期商铺1300间,经过二年多经营,出租率达到了90%,大型批发市场,一般要经过多年培育,才能成熟,才能盈利,而东方水产中心在面对市场竞争非常残酷激烈的情况下,做到了当年开业、当年盈利。
2、市场管理规范
东方水产中心将规范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操作融合,化解了老国企改制带来的不稳定状况,克服了员工来源复杂而又自成系统的困难,短期内促成了的团队融合,在完全空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规范的市场管理制度,为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东方水产中心争取了国家农业部支持,成立了农业部直属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农业部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上海东方水产市场分中心,为打造东方的绿色环保品牌奠定了基础。
东方水产中心在公安部门支持下,成立了首支水产市场警务队,为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交通秩序、治安秩序和规范外来人员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业务拓展明显
依托上海水产交易量的优势,东方水产中心投资建设“东方海鲜大排档”,目前,拥有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500多个停车位、31个海鲜档口、可以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的上海规模、海鲜品种齐全、鲜、的海鲜大排档于2009年上半年开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品牌得到推广
东方水产中心加强市场品牌宣传,通过举办大型主题活动、开设市场网站、策划与市场业务有关的社会和媒体关注的民生话题等方式宣传市场,积极主动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联系,媒体报道量大幅度上升,大大提升了市场品牌度,为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
东方水产中心成功举办了2007上海购物节水产品暨鱼文化展、2008上海购物节暨水产精品展和2008年和2009年上海水产品迎春大联展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对市场的培育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度,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东方水产中心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业务,主要的业务发展方向为:
1、利用现有经营资源
东方水产中心将以海鲜排档成功经营为契机,在海水活鲜招商、高端海鲜餐饮、KTV和桑拿等休闲娱乐等方面作拓展,促进上述业务间的相互支持,利用现有经营资源,限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2、着力开展三个中心建设
东方水产中心将在市场对面建设与各以猪肉为主牛羊肉、果品、蔬菜为辅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丰富市场经营品种。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经营布局的调整,推进冰鲜交易中心、海水活鲜和干货交易中心建设。
3、精心培育新兴业务
东方水产中心以业务发展多元化为目标,将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发展自创品牌“澳夫大礼包”、“澳夫商务卡”的自营业务。
利用市场网站、广播系统、短信平台、大型活动、大型LED、广告位、社会及媒体等设施和资源,努力发展广告业务。
以市场庞大的客户群体及其业务为资源作投入,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发展物流配送业务,增加市场服务能力,提高市场辐射范围,降低客户物流成本,并在发展物流配送业务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4、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东方水产中心将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经营资源管理、冷库管理、收费管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水电管理等重要方面,实现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堵塞管理漏洞、降低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