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中的溴酸盐可能致癌?专家表示科学依据不足

2021-09-085888.TV 新闻资讯

瓶装水中的溴酸盐可能致癌?专家表示科学依据不足图片

摘要:近年来,关于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报道从未间断,其中,溴酸盐更一再成为敏感话题,让消费者感到不安。记者通过采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科普作者云无心、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等专家,回答大家的疑问。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洪泉 黄伟伟)饮用水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紧密,也是社会公众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关于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报道从未间断,各级监管部门发布的抽检结果表明,溴酸盐、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是包装饮用水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溴酸盐更一再成为敏感话题,让消费者感到不安。

那么,究竟什么是溴酸盐?为什么它会在饮用水中存在?溴酸盐是否真的致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科普作者云无心、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等专家。

关于什么是溴酸盐?专家们给出的解答是:溴酸盐是饮用水中常见的杀菌副产物,是溴化物氧化形成的盐类,如溴酸钠(NaBrO3)、溴酸钾(KBrO3)、溴酸银(AgBrO3)等。

专家们表示,自然界的水中几乎没有溴酸盐,但是有一些以其它状态存在的溴元素。现代饮用水处理中,通常要进行杀菌处理,让细菌含量降到某个规定值以下,臭氧杀菌是目前包装饮用水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生产工艺,效率高且不产生异味。而当使用臭氧杀菌时,水里面天然存在的溴化物就可能在臭氧的作用下形成溴酸盐,这就是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来源。

那么,饮用水中的溴酸盐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呢?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的结论是: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溴酸盐对人体有害。在阮光锋看来,臭氧杀菌能饮用水的安全,让大家喝得更放心。没有经过杀菌处理的水,无论是致病菌还是寄生虫等,危害都要比溴酸盐大得多。钟凯则表示,国际上对溴酸盐通常采取“合理可行前提下尽可能低”的管理原则,因此目前标准限量很严,但实际上对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溴酸盐是否致癌问题,钟凯表示,致癌物的分级主要看证据的确凿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溴酸盐列入2B级致癌物清单,意味着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它能够导致动物和人患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新鲜红肉的致癌等级是2A类,而加工的红肉制品(比如培根、火腿、腊肉、香肠之类)则是1类致癌物,它们的致癌等级要比溴酸盐更高。

“当然,溴酸盐毕竟是人体不需要的物质,再小的风险我们也希望避免”。云无心说:“食品安全的监管逻辑就是找出‘剂量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设定一个‘风险小到可以忽略’的‘控制标准’。”我国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规定,包装饮用水中的溴酸盐限量应不超过0.01mg/L。钟凯同时表示:“国际标准中没有规定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

如果我们每天饮用两升甚至更多的溴酸盐浓度在每升10微克的水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吗?答案肯定是不会的。云无心表示:“‘标准’并不是‘安全’与‘有害’的分界线,而是一个‘执法标准’。它的意义是,当发现有产品超标,就进行执法,把产品拉回到‘非常安全’的范围,从而保护公众健康”。

专家们同时提醒,相较于溴酸盐,吸烟(含二手烟)、饮酒、炒菜油烟、烧烤、腌肉、咸鱼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物(或行为),对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更高。每当饮用水被检测出溴酸盐超标,就会引起部分消费者的不安,专家们建议:不用紧张。钟凯说“假如我遇到这类情况,很可能啥反应都没有,该吃吃,该喝喝。”

采访手记: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车间到销售市场的每一道防线,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虽然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大监督抽检力度,针对市场上检出的不合格食品,采取封存、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和消除产品风险,并通报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有保障。

食品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餐饮服务乃至监督管理、舆论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作为消费者,更应该建立起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科学认知,提升对食品安全的判断能力,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切勿人云亦云。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