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直是民生重要问题,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用“不能过于乐观”来形容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回答让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在推卸责任。
事实上,在“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毒豆芽”等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浮出水面的事实面前,如果他还拍着胸脯说“请大家不要担心”,恐怕才是真的言不由衷,更让人怀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是揭露食品制造黑幕的小说《屠场》问世,哪有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FDA?”在我国,理顺食品行业产业链条和监管体系,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新进展。目前监管体系仍然不是非常完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确实“不能过于乐观”。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遮遮掩掩,没有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勇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三个最严就是预示着下一步对食品安全将重点治乱,表达了政府为老百姓能吃得放心“保驾护航”的决心和重视。
如果说“三个最严”的态度是基本要求,那么对现实问题的坦诚相待就更显示诚意。对发现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才有助于消除人们心中的焦虑;对监管环节没有缝隙,不留死角,借鉴国外抽查暗访的“神秘顾客制度”,才能为老百姓画一张“食品安全警示地图”;对处罚、问责毫不留情,公开失信者不良记录,让他们在群众的“火眼金睛”下无处可逃,才能让问题食品制造者成为“过街老鼠”。
只有敢于正面直视问题的存在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必须真真实实的造产品,容不得半点虚假,如果每个制造商都能把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放在心上,那么中国的食品安全就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