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婴幼儿食品营养与健康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去年我学会的年会上,学会与贝因美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即设立“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贝因美食品科技研究基金”,开启了学会与本土企业的一种新的战略合作模式。为此,该研讨会汇集了来自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CDC营养与健康食品所及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食品、营养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对食品、营养等多领域的交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表示,这种以学会搭桥、企业与高校等科研院所联合进行的基金项目,对于促进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对接与融合,推进食品产业的科研与创新,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实现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多学科交叉助推企业找准自身定位
“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专家知道企业在想什么,企业知道科技界在做什么,从中再碰撞出科技与企业对接的结合点。” 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认为,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使食品、营养及公共卫生等多学科有效交叉,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了解到市场需求什么,找准自身定位。
“杂交复壮、远交复壮……”孟素荷对这种企业主动介入的研讨模式表示肯定。孟素荷说,贝因美借助这一平台,这种研讨模式,将我国质的科研资源为企业所用,将已有科研成果,以新的角度与企业对接,有利于我国乳制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和导向作用。“用外脑建立和充实自己的资源库,这是企业有远见的战略选择。”孟素荷如是认为。
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在研讨中指出,此次研讨会开得十分及时。对于我国婴幼儿食品营养与健康问题,我国的专家与企业是到了该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了。孙宝国谈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国政府花大力气治理乳业,收效明显。8年之后,食品问题不应再成为企业的主打牌。食品是底线,企业应把食品营养与健康作为永恒的追求方式。在营养与健康方面,必须看到东西方人种存在的差异,例如,对不同食物的敏感性、营养需求等方面东西方人种存在差异。“做婴幼儿配方奶粉,要有“工匠精神”,即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针对不同地域,要将研究细化,未来甚至实现智能化。”孙宝国说。
未来趋势将对婴配奶粉企业要求更高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现状和未来监管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姜毓君认为,从严监管是国内外共同趋势。以美国为例,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必须都要向FDA注册,并在营销新配方前通知FDA。如果FDA断定某款婴幼儿配方产品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生产商必须要进行召回。我国的监管措施也日趋严格:参照药品管理严格管理。
姜毓君介绍,未来发展趋势将对企业要求更高:再注册与产品抽检结果挂钩;对标签管理更严,如不得标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零添加”等。“企业对市场的重塑将不可避免。” 姜毓君强调,国产品牌/品种数量明显下降――企业要从数量占领到品牌塑造;营销渠道面临调整——从过度依赖渠道到依靠品牌立足;定价策略需要改变——相近配方依托不同品牌的价格差异化存在困难。
CDC营养与健康食品所所长丁钢强在对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时特别提及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主要包括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儿童消瘦率。丁钢强介绍,2013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1%,城市4.3%,农村11.2%,其中贫困农村为18.7%。儿童低体重率:2013年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2.4%,城市1.5%,农村3.1%,其中贫困农村为5.2%。儿童消瘦率:2013年5岁以下儿童消瘦率为1.9%,城市1.3%,农村2.4%,其中贫困农村为3.0%。与此同时,我国儿童的超重、肥胖及贫血患病状况也不容忽视:2013年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9%,肥胖率为2.2%。儿童贫血患病状况:我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1.0%,男童为11.4%,女童为10.6%, 城市为9.3%,农村为12.4%,其中贫困农村达16.4%。
要从基础研究开始着手研究
在该研究基金的设立方向上,孟素荷特别指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的生长迟缓率矮、低体重率、儿童消瘦率等问题突出。能否特别针对这一地区的儿童进行相关基础研究,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发物美价廉的婴幼儿食品。
“如何针对我国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开发出好的食品需要探讨。例如,与西方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到底有何不同特点、有何不同需求,要从基础研究开始着手研究。目前,一些表观的研究都有,而大量的数据比较粗浅。建议对这些研究数据进行系统收集、比较,找出特点。” 丁钢强说。
据了解,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于2015年6月正式签署。其中,对于乳制品,我国设置5年、10年和12年的过渡期,实现完全自由化后,平均税率由目前的12.3%降为零。其中,奶粉现行10%的关税将在协定生效后12年降为零。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陈卫对此表示,这将对我国婴配奶粉企业带来较大冲击,需未雨绸缪。高校愿全力支持本土企业贝因美的研发工作。
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刘东红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作为我国的本土企业,贝因美能够聚焦行业共性问题,是一种好的科研对接模式。“基础研究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且需要长期积累。”
曾在澳大利亚留学、工作10余年的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王硕对婴配奶粉有着自己的体会:“在澳洲时,发现一些儿童喝澳洲产的奶,会出现明显的乳糖不耐症。我国本土企业根据宝宝自身的特点研制开发适合他们的乳制品十分必要。
国家青少年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陈月仙认为,当前很多研究成果都仅仅是“拿来主义”,而未从根本上加强相关基础研究,有针对性地研发我国宝宝的食品。作为一家有梦想、有实力的国内本土企业,贝因美十分重视消费的真正需求,注重科技研发,在仿母乳与母乳对比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应用才是研究的终目的所在。”陈月仙建议。此外,她表示,越来越多的妈妈们意识到“海淘”的婴幼儿食品不可控。因此建议贝因美加大相关基础研究步伐,让的妈妈们能够选择越来越多的本土婴幼儿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