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在京召开

2017-01-045888.TV 食品协会

我国食品工业在高速发展近30年后步入重要的转型和价值提升阶段,对创新的意愿加强,对科技的依赖加深,科技与企业的对接日趋迫切。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发布,国家系列重大战略持续推进之际,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我国食品工业而言,科技将引导航向。在“健康2030”规划纲要的规划布局下,食品科技如何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11月9-10日,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在这一科技交流大平台上,来自食品科技、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近1500人共同分享科技创新与产业对接成果,探讨科技创新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之道。《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指导意见》在会上同期发布。

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分别代表主办和承办单位在会上致辞。本次会议由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农业大学、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多家单位承办。

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会上致辞时表示,学会和食品科技界要用科学的力量为国分忧,在共同完成食品工业由小到大的命题后,应加快我国由食品大国走向食品强国的步伐。孟素荷谈到,反观食品工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1984—2010年其年均增速20%的同时,是食品院校从30余个向265个的跃进,食品工业与食品科技在产业发展黄金时代的提升,共同完成了将食品工业由小到大的命题。而自2008-2016年,当食品风暴骤起时,食品人在反思中共同应对危机。科技界快速启动了风险评估与预防的研究;破解了检测与防控的科学难题;补齐了产业链过程控制的短板;学会更是以260人次专家参与的强大阵容,直面难度的热点解析和风险交流,用科学的力量为国分忧,有效扭转了食品的舆情走向,并逐步形成了日趋完善的食品学科体系。

孟素荷指出,应看到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食品工业增速已连续4年下跌,诸多企业、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局日趋明显,利润大幅下滑。尽管食品形势稳中趋好,但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更加严苛和多元。食品行业正在从对规模效益的竞争,转向对创新产品、健康价值提升的深刻转型。

孟素荷将年会定位于三个目标。一是站在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前沿,在学科交叉与延伸中,助力食品产业健康转型;二是在活跃的学术交流中,形成对食品与发展问题的“学术界共识”和战略性思考;三是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食品科学的魅力和风采,培育面向未来的新人。总体目标是,在食品科技体量庞大的基数上,隆起具世界先进水平的食品科技之高峰,它需要持续的积累。

孟素荷分析,由食品大国到食品强国的跨越关键,是为国民带来、营养与健康的食品。因此,政府、行业和社会对科技的依赖日趋强烈。固守原有食品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食品行业对健康转型的需求和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营养学、信息工程学的学科交叉与延伸已势在必行;信息化对食品工业与的影响日益加大;“互联网+”的物流新业态,亦为食品这个传统行业带来许多全新的挑战,需要食品人逐一跨越。

孟素荷表示,学术界应具有前瞻性的预判与战略性思考,更应有所作为。学会将和广大食品科技工作者在真诚的工作中,共同培育食品之树长青并有尊严地自立于世界食品工业之林。

作为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精心培育的四大品牌会议之一,学术年会凸显“学科交叉和综合性强”的特征,成为科技奖励以及科技与产业对接的平台。数据显示,近5年来,年会内容在数量上增长了33%,参会人数增加了222%。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