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做为2010湖南茶业博览会的重要主题活动之一,由省茶业协会、省茶叶学会、省茶协茶馆分会举办,湖南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湖南茶馆论坛暨洞庭青砖品鉴会”在省展览馆三和宾馆举行。省委组织部原部长、省人大原副主任罗海藩,省委委员、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黄明开,省人事厅原厅长、省参事室参事苏仁华,省政府农办巡视员王全德,省人事厅副巡视员谢久尤,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临湘喻文以及来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农业厅、省劳动人事厅、省农科院、省茶业协会、省茶叶学会等相关部门领导、茶叶行业组织负责人、行业专家以及全省150多家大型茶馆负责人与湖南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长沙晚报、名茶网、湖南茶网等新闻单位共170余人相聚一起,煮茶论道,品鉴洞庭青砖,评选百佳茶馆,共商茶产业发展、茶文化资源挖掘与繁荣之路。
湖南茶文化、茶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茶产业发展,全省茶文化不断繁荣,茶馆业兴起,全省上规模、有档次、营业面积上1000平米的茶馆近50家,单长沙、常德两市就达30余家,而藏于茶馆的雅俗茶文化更是成为普及市民茶知识、传播礼仪与社交文化和引导市民健康消费、享受生活情趣的有益载体。繁荣发展的茶馆业及其相关的各种茶事、茶文化活动已成为促进茶消费、拓展茶市场、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茶饮不断得到普及并成为时尚,尤其是我省主产的黑茶因其特有的保健价值和品饮风格,正越来越被内地广大消费者和市民的喜爱。
临湘喻文在致辞中专门介绍了临湘黑茶产业情况:他说,临湘市气候土壤十分宜茶,产茶历史悠久,是个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创新的茶乡。由唐至今,从团饼茶到青砖茶,在茶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临湘青砖茶始于清康熙年间,盛于清末民初,新成立后,只产老青茶,由湖北收购,临湘停止生产青砖。近年,才得以恢复、发展。历史上青砖茶主销西北边省,而边省少数民族嗜茶胜粮,食必煮茶,加之自1689年外销俄国以来,与年俱增,促进了临湘青砖茶独盛的历史。据《药浦随笔》载:"闻自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至邑西乡芙蓉山。所买皆老茶,粗者踩作砖茶。"后来,山西茶商(称晋商),在羊楼洞压抑的砖茶为"帽盒茶",每块重约3.5kg,呈半圆柱形,装小篓,有如帽盒,故名。当前为利运输装载,改压方形砖茶,按每箱所装片数,分为二四、二七、三六、三九、四八、六四等多种庄口,每种庄口都有它的习气出售市场。临湘羊楼司距羊楼洞九公里,两地茶区毗连,而且茶产甚丰,质量。于是,青砖茶的消费疾速向羊楼司、聂(家)市、五里牌等地促进。据《实业志》载:民国时期,临湘聂家市(聂市)有茶庄14家,羊楼司10家,五里牌6家。共有本银三十六万,年产青砖茶5600吨左右。当时可谓产业发展积极、茶文化繁荣异常。
省茶业协会曹文成会长高度肯定了举办这一活动的实际意义,还进一步阐述了临湘永巨洞庭青砖的品饮和保健价值以及在当前内销市场、都市消费人群中可观的发展潜力。他在致辞中说,青砖茶属黑茶种类,是我国边销茶产品之一,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清新提神,帮助消化,止泻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