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17年度注册营养师(RD)水平评价考试再次开考,这是继2016年注册营养师试点考试之后的次性考试。注册营养师工作目标是推动营养科技人员的职业化水平建设,提高营养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健康“2030”规划纲要》为导引,促进我国营养师行业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对营养师人才的旺盛需要,助力“健康”建设。

政策导引,学术团体重拾学科建设之责
近十年来,“营养”已经成为大众保健的热词,营养产业也成为大健康产业中的热点。早在2004年,作为的学术团体,营养学会负责教材、培训和题库,早受人社部(原劳动部)委托开展营养师培训和考试。2009年营养师培训开花,质量受到较大影响,营养学会无奈选择了退出。然而,的营养师职业发展的 “离线”状态,不但人员对此都表达极大的担忧,在营养学会联盟和亚洲营养师协会,的申请也屡屡被拒。让许多的营养专家感觉到重拾对营养师的培养、重塑营养师尊严势在必行。自此,营养学会成立了营养师工作委员会,认真研究营养师学科要求、考试原则、继续教育等学术标准; 2014年开始,营养师工作委员会走访了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学会, 邀请和接待了营养师联盟的来访和指导,参加了多个国家的营养师科学大会,如美国膳食和营养科学院(原为“美国营养师协会”)年会;并与台湾、香港和澳门建立了营养师培养共识和互认协议,逐渐打开了营养师的之门。
与此同时,2013年以来,将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项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了学术团体的自我管理和创新意识。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行业组织有序承接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精神,如细雨春风,鼓舞了专家们的勇气,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指导和科协项目支持下,2016年5月开展了营养师(上海试点)考试工作,2017年7月考试再次顺利进行。
十年探索, 职业培养踏入化之路
营养学会(CNS)1945年成立,有着优良的科学基因,目前更是汇聚了当代的营养行业专家学者。专家们认识到,学科建设是整个职业发展的根系所在,而职业发展是学科社会价值的体现。营养与健康建设密切相关。然而,我国营养职业教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离学科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CNS有责任有义务成为我国营养师职业化的推动者,打造营养工匠人才的主力军。
2014年起,营养学会提出注册营养师建设。营养师培养大纲、考试大纲、以及《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考试实施办法》纷纷出台,得到圈内的广泛好评。按照组织标准,注册营养师不但规定了“营养和营养相关本科毕业”,以及必需的课程教学和“大于一年工作实践”营养师考试前的基本要求;也规定了实习基地、继续教育、考试内容等与一致的评价标准。在2016年两岸四地营养学术会议上,这些评价和措施,也得到外国专家学者和华人营养师的热情称赞。包括日本、香港、台湾地区等。
2017年营养师水平评价考试内容包括医学基础、基础营养学、食物营养与卫生、膳食制备和餐饮管理、公共营养学、人群营养学、临床营养学、营养教育学、环境与健康等9大模块。考试刚刚结束,关于首次营养师注册考试的话题已经刷爆朋友圈。有人表示“如果相比以前难度2颗星,这个考试难度有5颗星”。有人感叹考题设计知识领域太广,临时抱佛脚根本应付不了。也有评价道“题目出得近乎完美,考察的知识面广,很多技能点贯穿始终…”。更多考生远道而来,认为真的不虚此行。
学科荣誉,团结一致助力RD考试
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考试,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营养学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题库建设工作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近百名专家一年有余的努力,经过几轮删选和完善,覆盖9个必需模块课程的题库基本建成。这些都为营养师水平评价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刚刚结束的这次考试设有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公和吉林大学5个考点,共34个考场。各大学均是领导挂帅,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去组织和协调。每个学校都召开了考前研究协调会,组织了队伍,要求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责任、严肃考纪、规范操作,为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考点均为国家教育考试中心,承担过国家教育考试工作,按照国家考试标准实施考试。各个考点均设立单独的考务办公室,五个考点共抽调监考人员、考务工作人员、保密人员、安保人员和医务人员二百五十余人,参与考场布置准备、保密措施、后勤保障、校园、监考等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各考点志愿进行的。
考试得到考生热列响应,由于每个考点只限300人,两周之内就全部报满。考生来自营养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包括医院营养科、研究所、高校、营养健康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保健门诊等。考试期间,各考场监考老师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学生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试秩序井然。在CNS注册营养师工作委员会及考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本次考试工作。
杨月欣理事长、蔡威副理事长、马爱国副理事长三位领导亲自督战,20余名注册营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分赴各考点,对考试进行了全程监督与巡视。
注册营养师(Registered dietitian)是一个具有营养学和膳食营养学水平资格的人员,其水平和资格应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营养师应用营养学知识,从事关于个人或团体、健康或疾病状况的膳食营养指导、膳食管理和营养相关健康教育工作者。营养师的工作涉及大众健康、关乎生命,营养师的注册考试,是一个自我水平的检验和修炼的过程。
强化营养人才的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营养师配备、逐步推进集中供餐单位的营养师的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营养教育培训,是国民营养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营养学会设立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制度,面向会员和全社会提供营养及营养相关从业人员能力水平评价服务。其目标围绕推进科技人才评价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利用学会属性和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国家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这正是凝聚营养界力量,科学引导和规划行业布局和职业发展,增强营养改善工作者责任感、使命感,持久发力,久久为功的实践。营养学会扎实推进职业能力建设、营养师考试和注册备案工作,做健康服务业的人才资源库,推动继续教育和行业管理,着力拓展营养健康促进,培养更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基层临床营养、妇幼保健、社区营养管理、慢性病营养管理服务,助力健康目标早日实现。
营养学会理事长、注册营养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月欣教授说:“在营养师工作上,大家不谋而合、同心同德,说明我们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或许,这就是营养学界发展职业培养的动力所在。
起源于美国营养师制度今年已有100年历史;我国台湾也有40年的历史。赶上营养师队伍的步伐,也许还需要时间, 但是营养学会代表几十万名营养科技工作者和营养师正向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学科职业化进程。营养学会正在又一次申请组织的会员,为了得到社会认可、为了营养学科的荣耀、我们会集心合力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