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全省食品工业发展的调查

2011-12-055888.TV 食品协会
    为了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使我省产粮大省和畜牧业大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省食物与营养咨询指导委员会今年对全省食品加工业进行了调研。
    “十一五”期间,全省食品工业长足发展。2009年,全省食品加工实现销售收入1364.96亿元、利税109.41亿元、从业人员17.32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152%、112%、111%。2011年上半年,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7亿元,同比增长41.7%,占全省工业的20.15%,食品工业已成我省工业的第二大产业。
    但是,我省作为耕地资源、商品粮总量、绿色食品产量、大豆产量位居,粮食和乳品产量位居第二的农业大省,仍然是食品加工业小省。2009年,我省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位居第15位,在中东部17个省区中位居倒数第四位,东北四省区中位居末位;实现利润居第18位。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加工度)为0.6,而辽宁、吉林、内蒙分别为1.03、0.98、0.97,加工度比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我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接近辽宁的3倍,食品工业总产值却不到辽宁的1/2。
    目前,需要我们倍加关注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追求的与日俱增,“绿色、、营养、方便”已成为国内外食品消费的主流趋势、市场选择和淘汰的基本标准、政府必须提供的民生保障,因而也必然是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而我省食品工业发展与此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按“绿色”的要求衡量,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致使水源和土壤污染问题仍然存在;品牌鱼龙混杂,绿色食品没有实现优质优价,绿色资源优势尚未成为绿色经济优势。
    按“”的要求衡量,食品加工中“四滥”的问题突出:滥用化学制剂;滥用添加剂;滥用劣质原料;滥打伪劣产品广告。
    按“营养”的要求衡量,“三高”(高盐、高糖、高脂)“失”(营养流失)的问题突出:餐饮加工和罐头制品普遍高盐、高脂,糕点和饮料普遍高糖、高脂,谷物加工中胚芽与麸皮中的营养几乎全部流失,大豆加工中的多种珍贵营养物质被白白废弃;高温加工和油炸导致维生素破坏和有害物质生成的问题也相当普遍。
    按“方便”的要求衡量,加工食品在便于运输、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食用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从某种程度上说,食品工业面临着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如不改进,大量技术设备落后的小企业、小作坊势将停产倒闭,退出市场。
    按照“绿色、、营养、方便”的要求,实现食品工业跨越式发展,我省有着的潜力和优势:一是之的农业优势特别是绿色种植、养殖优势;二是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优势;三是劳动力优势,我省城镇总人口与就业人口之比为3:1,为2:1;四是国家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向产区布局的政策优势。如果2015年我省的农产品加工度达到辽宁2010年1.2的水平,全省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将达到“十二五”规划的4500亿元左右,比2010年增长约2.5倍。这是完全应该也是可能做到的。届时食品工业产值将会远远超过能源产业(目前仅为能源产业的1/2)。
    综合以上情况,建议把我省“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定为:以人的健康为本,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产业”建设为统领,以“绿色、、营养、方便”为基本要求,狠抓技术、体制与机制创新,认真搞好结构调整,把食品工业打造成全省工业经济的大支柱产业。
    围绕上述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按照“绿色、、营养、方便”的要求,解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标准、低标准的问题。重新修订、完善食品加工的企业标准。针对原料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修订、完善种植、饲养标准,实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针对“四滥”的问题,修订和提高标准,特别要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品种和剂量;针对“三高失”的问题,明确加工品的营养标准,特别要通过标准的修订和执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适应方便与卫生的要求,制定食品形态、包装、保鲜、保质等方面的标准。今后,对加工企业产品都应严格检验,不合标准的不准出厂。
    二、按照“绿色、、营养、方便”的要求,建立完善农企对接的原料质量保障机制。加工企业要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严格按订单约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来收购。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准入制度和质量追溯体系,进入加工的农产品都要提供原产地证明和质量检验检测报告单,并实行入厂抽检。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原料,企业要依照标准进行检验;对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加工环节的,要进行收购责任追究与产地追溯。 
    三、按照“绿色、、营养、方便”的要求,抓紧食品加工技术、工艺、设备研发。跟踪国内外食品加工趋势,主攻五类精深加工技术、工艺、设备研发:粮食类——全谷物食品加工、高水分组织化大豆蛋白加工、马铃薯无废料专用化深加工;果蔬类——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又称爆炸膨化干燥、气流膨化或微膨化干燥)等非油炸、环保节能型加工;肉类——低盐、低脂和食用方便型加工;方便食品——营养的非热加工;农产品生物加工。我省应把以上各类攻关列为全省科技创新的重点项目,尽早规划,尽早立项,尽快实施。省里应整合现有专项资金,加大研发投资;搞好项目论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同时鼓励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设备制造企业自主攻关研发;对获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集体和个人予以重奖。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再创新相结合。通过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引进与升级换代,使全省精深加工食品占加工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利税占三分之二以上。
    四、按照“绿色、、营养、方便”的要求,加速高标准加工园区建设。近几年,我省食品工业高速发展,关键在于引进了中粮、益海、雀巢、双汇、雨润、大成、汇源、蒙牛、伊利等中外500强企业。双城入园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多达25户,2010年园区食品加工总产值达69亿元。这些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突出的企业落户,是改变我省食品加工企业小、散、弱,、营养和质量问题严重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吸引这些“凤凰”的“梧桐树”,就是软硬环境俱佳的食品加工园区。我省应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速建设5-10个、省级大型食品工业园区和5-10个食品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投资兴业。到2015年,培育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2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园区食品加工量争取达到全省食品加工总量的50%以上。要以这些大企业为龙头,对杂、小、弱品牌进行整合。必要时由省政府搭台,采取市场的和行政的多种手段打破条块分割、行政壁垒,打造25个乃至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五、国有大中型加工企业要进行改制改组,进一步全省食品工业朝着“绿色、、营养、方便”的方向发展。我省地方食品加工企业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北大荒米业、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薯业、北大荒肉业、丰缘麦业等大中型企业在各自领域中占有全省的较大份额,且具有较强的技术设备、资金与品牌优势。但企业经营仍听命于行政指令,企业管理仍实行计划经济模式,这种体制机制在食品加工这个竞争的领域中并不具有优势。建议采取果断措施,进一步推进这些企业的改革,在所有制上打破国有国营模式,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实行更为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在管理体制上打破条块分割,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更好地与原料基地、地方企业融合,按市场原则配置生产要素;在融资方式上招股、上市、发债、贷款多管齐下,加速资本扩张。经过改制重组,大大提高对全省食品企业的整合、辐射和带动能力,同时也要促进家族式小型加工企业改革,普遍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更多的“小巨人”型加工企业。
    六、按照“绿色、、营养、方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监管与服务。在监管方面,当务之急是解决部门扯皮问题,对数十万家现场制售、前店后厂和小作坊的监管盲区,尽快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监测。要优先落实食品监测经费,在资源共享、设备共用的前提下补足政府部门免费监测所需的仪器设备购置费用。省、市、县三级要将食品监测机构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要加强对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监督,建立严格的监管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以及寻租行为要及时查办。
    在服务方面,紧迫的是千方百计解决加工企业资金普遍短缺的问题。此次我们调查的15户企业,户户资金短缺。建议各级财政增拨资金,进一步扩大政府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放大银行贷款规模。办好、多办小额贷款公司和城乡合作银行,发展私募基金,采取创新措施逐步实现民间借贷合法化。支持企业上市和发债,拓宽融资渠道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