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年都没有解决的臭味问题,通过90天的艰苦努力就基本。深圳水务集团投资2500万元组织实施的滨河污水厂除臭应急工程,从今年6月13日开工到9月初竣工,前后只用了90天时间,周边居民都说,闻不到臭味了。
背景:老污水厂不堪重负臭气大
滨河污水厂是深圳市早兴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共有三期工程。一期建成于1984年,二期建成于1987年,设计处理能力各为2.5万吨/日,工艺流程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后来改造为以除磷为主的A/O法。三期建成于1997年,设计处理能力25万吨/日,工艺流程采用AB法,B段采用三槽式氧化沟。目前这里每天接收的污水量约30万吨(污水来自罗湖和福田的中心城区),为深圳市水环境治理和城市排污做出了贡献。
但是老厂不堪重负。城市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污水大量产生,污水水质不断恶化,污水的臭气开始在这里积聚爆发,周围居民苦不堪言,过往市民也颇多怨言,社会一直强烈关注。
1999年底原深圳市排水管理处和深圳市自来水集团合并组建水务集团后,深水集团对滨河污水厂的臭味问题高度重视。2003年,深水集团投资对深圳河与滨河污水厂周边地区的臭源问题及控制对策进行立项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加上受到建厂时期的技术和资金限制,滨河污水处理厂一、二、三期建设均未考虑除臭措施。随着进厂水质日益恶化,并超过设计水质指标,该厂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生产污泥量越来越多,臭气日益加重。
治理:五年五大步臭气年年少
摸清了臭源,对症下药就好办了。首先把污泥除臭。2002年,深水集团投入160万元对滨河污水厂臭气重的污泥浓缩池进行全封闭改造,将池里散发的臭气集中抽排到臭气净化设施处理后排放,一下子把污泥A段浓缩池产生的臭气去除了85%。
2003年,深水集团又投入1200万元对污泥脱水设施进行改造,扩建了污泥脱水车间,建造了污泥料仓,把原来开放式污泥脱水和泥饼露天堆放变为全封闭式生产,污泥处理过程中向外扩散的臭气少了许多。
2004年,深水集团再投入资金,把滨河污水厂的全部污泥运输车进行全封闭改造,这样污泥运输过程中臭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大减轻了。
2005年10月,深水集团进行了滨河污水厂污泥工段除臭工程的招标工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终确定采用生物除臭法治理污泥。工程于2006年2月开工,在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深水集团投入近500万元,采用生物除臭法对滨河污水厂的主要臭气源污泥工段进行封闭除臭治理,先后对脱水机房料仓顶部、卸泥间、A段前浓缩池、后浓缩池、匀质池产生的臭气进行了除臭处理。经过近6个月的艰苦奋战,这项工程于今年8月正式竣工启用。
据深圳市环保监测部门测试,调试期间除臭系统的出口硫化氢浓度已低于0.06mg/立方米,除臭效果十分明显,红岭南苑、鹿丹村、滨江新村、滨河中学、滨河小学、上步小学等地带臭气浓度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