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州市区和金坛的220万市民来说,母亲河长江的地位非同寻常,这里不仅有常州的经济口岸,还是饮用水源地。江边工业迅速发展,我们饮用的长江水能吗?也许许多市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从去年起,常州市启动了饮用水源地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环保部门为我市的饮用水源地设置了重重保护,记者实地了解了长江取水口的环境。
“黄色警戒线”保护取水
“黄色浮标围着的这片区域就是长江饮用水取水口,区域内禁止采砂船采砂。”在魏村长江边,市环保局支队副支队长徐国平给记者指点。长江为二类水体,而长江饮用水取水口为一类保护区,除了禁止采砂船靠近作业,取水口上下游500米范围内禁止设任何排放口。每天,魏村水厂都要从这里取12万吨江水进行处理,与西石桥水厂一起送入常州市区和金坛地区220万市民家中。这些水在水厂要经过几步处理:首先进入沉淀池,加入絮凝剂使杂质沉淀,再加氯去味;然后进入滤池,用专用石英砂过滤;二次加氯才能出厂。出厂水的浊度必须小于0.3NTU(浊度测定单位),为此魏村水厂设有在线监测仪自动监测,并有化验室对水质进行人工采样检测。
而在离魏村水厂不远处,取水口的江水还要通过另一套系统的检验,这就是市环境监测站在江边设置的水质自动监测站。“这套系统和水厂‘喝’的是同样的水,直接从水厂直径1.6米的取水管采样,24小时循环取样检测。”监测站不需要人工操作,每小时都会自动对水样的各项净水指标进行一次分析,包括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每天4次计算出数据,并记录在电脑中。除了市环境监测站每天收集数据外,检测结果对省环境监测部门也是透明的,通过GPS实时传输。
江边化工不踏饮用水禁地
“现在我们没有一滴水排入长江,已经全部接管进入江边污水处理厂。”亚邦集团临江生产区环保部部长方军强说。亚邦临江化工区共有6家工厂,生产染料、阿斯巴甜、农药中间体、兽药等,每天产生700-900吨废水。2004年,常州市环保研究所为临江生产区设计了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多能够处理2000吨混合性废水,通过调节PH值、水解系统处理、耗氧处理后,尾水接近二级排放标准。但这些尾水并不直接入江,而是统一送入江边污水处理厂再处理。
“COD超标警报!厂名:某某纸业有限公司。COD值:977……”10月31日,徐国平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发来这条信息的“秘密眼线”就是江边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仪。整个江边化工园东西两区已有60家企业接管进入江边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到1.7-1.8万吨,预计终将有70多家企业接入,基本覆盖整个园区。这么多企业都实行一厂一管,每家企业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达标后通过专门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接受再处理。每个企业的管口都装有计量表,排放量一目了然。环保部门还正在着手给每个管口安装在线监测仪,一旦化学需氧量(COD)、酸碱度超标,仪器会自动发现并报警。
“江边污水处理厂可以说是长江饮用水源地的一条防线,就像在火山口上一样,一旦超标就会影响全市的饮用水。”该厂总经理葛维龙说。这里采用生化系统,依靠对各种各样的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不会产生再次污染,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尾水排入长江距离取水口3公里处。为了守住这条防线,污水处理厂被设置成整个江边化工园区的排水总阀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污水处理厂将关闭这家企业的阀门,并向市、区两级环保部门报告。同时启用事故调节池,调节水量和水质,存放超标废水慢慢消化处理。
这些化工厂的地面污水会不会混入化学物质,造成污染?化工园的所有企业不仅实现了雨污分流,而且有一项特殊的制度。“下雨15分钟内的雨水收集起来,排入污水管,15分钟以后再排入雨水管。”徐国平说,这是为了防止积累在地面上的油污被雨水冲入河道而专门建立的制度,环保部门会不定期抽查。现在在化工园每家工厂内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15分钟雨水蓄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