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好豆浆——访豆制品委员会吴月芳副会长兼

2018-01-265888.TV 食品协会

2017年的豆制品业界不平静,尤其是豆浆(豆奶/豆乳)这个品类,可以说是热闹非凡。继达利集团入驻豆浆(豆奶/豆乳)成为带动豆浆(豆奶/豆乳)产业的火车头以来,伊利、金龙鱼等食品业的大佬们纷纷上车。相信豆浆行业发展的马达已经发动,并即将进入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在豆浆(豆奶/豆乳)这辆列车加速运行前,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个梳理和求知,目的是为了让这辆即将快速飞驰的列车开的更稳、方向更准。

为此,我们专访了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吴月芳副会长兼。

关于豆浆/豆奶的名称问题

记者:豆浆和豆奶有区别吗?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并认为“豆浆”是用传统简单研磨工艺生产的产品,而“豆奶”用先进工艺生产的产品,顾名思义,豆奶要比豆浆更高级。在业内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还很多。

吴月芳:其实这是个完全错误的概念,豆浆和豆奶其实是一种产品,都是大豆经过加水研磨、加热等加工而成的液态豆制品。那为什么‘豆浆’这个名称叫得好好的,要叫成‘豆奶’呢?这个原因需要追溯到80、9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食品业界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多,随之,欧美及日本较为先进的大豆食品加工工艺技术及设备开始被介绍和引进到国内,当时的学者在翻译国外技术文章、或者是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的时候,将欧美的产品soymilk(soy milk/soybean milk)及日语‘豆乳’翻译成了中文‘豆奶’。

吴月芳:那欧美的soymilk(soy milk/soybean milk)产品是什么呢?我们查阅美国大豆食品协会的行业标准《soymilk》,在该标准中专门对soymilk这个词的由来和历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曾在做传教士的多米尼加人多明戈·费尔南德斯·德·纳瓦雷特(DomingoFernándezde Navarrete)在1665撰写的《旅行记》中,向欧洲介绍了的豆浆、豆腐,使用了soymilk这个词这是早的文献,把的豆浆介绍到西方使用“soymilk”,从此以后,欧美西方的传教士及文人学者们将soymilk变成了的‘豆浆’的英文正式称谓。

理清豆浆(豆奶/豆乳)和豆浆(豆奶/豆乳)饮料的区别

记者:豆浆(豆奶/豆乳)是饮料吗?

吴月芳:当然不是。众所周知,自古以来,豆浆(豆奶/豆乳)一直是我国老百姓喜爱的大众食品,老百姓把喝豆浆(豆奶/豆乳)作为营养早餐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补充蛋白质。

近年来,随着豆浆类产品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延伸,一些企业为了商业宣传的概念需要,再加上我国针对豆浆类产品的标准又比较混乱,致使很多人把豆浆(豆奶/豆乳)和豆浆(豆奶/豆乳)饮料混为一谈,认为豆浆(豆奶/豆乳)就是大豆蛋白饮料,大豆蛋白饮料就是豆浆(豆奶/豆乳),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这个概念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将来不仅会造成豆浆(豆奶/豆乳)产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时也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负责任行为,对豆浆(豆奶/豆乳)行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豆浆(豆奶/豆乳)饮料只是豆浆(豆奶/豆乳)的延伸产品,和豆浆(豆奶/豆乳)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首先,是属于不同的产品属性。豆浆(豆奶/豆乳)的功能是为了补充蛋白质的液体食品,是富含大豆蛋白的液态豆制品,包括纯豆浆(豆奶/豆乳)、调制豆浆(豆奶/豆乳);而豆浆(豆奶/豆乳)饮料是蛋白质含量少的产品,它的功能是为了解渴补充水分的,是饮料。

当然,由于是不同的产品属性,随之的行业管理和产品定位也是完全不同的。

让我们先看看日本和欧美对豆浆(豆奶/豆乳)和豆浆(豆奶/豆乳)饮料的是怎么区分的。

首先是定义上的区别。

日本对豆浆(豆奶/豆乳)和豆浆(豆奶/豆乳)饮料的定义分别为:

豆浆:大豆(不包括大豆粉及脱脂大豆)经浸泡、研磨、加热等使蛋白质及其他成分溶出,再经去渣后得的乳状浆液(即豆浆),大豆固形物达8%以上的产品。

调制豆浆:豆浆再制的产品。豆浆通过添加大豆油或其他的植物油脂、糖类、食盐等辅料,调制而成的乳状液体(称“调制豆浆”),大豆固形物成分在6%以上的产品。或者脱脂大豆(或大豆和脱脂大豆混合物)加热水研磨使蛋白质及其他的成分溶析出,再除去豆渣纤维而得的浆状液,加入大豆油及其他的植物油脂、糖类、食盐等辅料调制成的乳状液(调制脱脂豆浆),大豆固形物成分在6%以上的产品。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