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的工作原则就是做实事

2012-08-065888.TV 食品协会
    我们的工作原则是多接近蜂农,多了解蜂农,力争多办实事少说空话,办不到的绝不许诺、办到的也不悬跃,认真做事,低调做人。以办实事为主,以蜂农满意为乐。近几年来,我们先后为蜂农办了十件实事。
    一是力所能及扶持蜂农。许多蜂农发展养蜂是不得已而为之,家底很薄,无力购置蜂箱、蜂具等,帮他们一把,或许他们就能发展起来。为此,我们不断加大对蜂农的扶持力度,近年来,先后引导200 多蜂农进行了小额代款,介绍86户蜂农学会了自做蜂箱。08、09两年通过立项先后无偿为蜂农发放2000个蜂箱、20个摇蜜机、24个蜜桶和若干蜂具、蜂药等,减轻蜂农负担,帮助蜂农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蜂收益。
    二是为蜂农申请技术职称。很多蜂农长期从事养蜂,有很独特的技术和经验,但外出授课和销售产品时常因没有技术职称得不到重视,甚至失去很多机会。多年来,没有人为他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市蜂业协会了解情况后,根据省、市人社厅(人社局)的通知,通过宣传、摸底、申请、上报、经市中评委评审,报市人社局批准,经两年的操作,于2010年11月无偿为蜂业界47名有显着科技成果的蜂农颁发了由山西省人社厅统一制作的农村技师中级技术职称证书。这是全市次,也是全省次。
    三是坚持技术培训不间断。抓技术培训是我们这几年一直抓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摸索,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很实用的培训制度。首先是“三个下移”,培训地点下移,不在城里宾馆,而是下移到合作社和蜂场;培训对象下移,少培训管理干部,多培训实际操作的蜂农;组织方式下移,培训主要依靠县蜂协和合作社,市蜂业协会一年搞一、二次集中大型培训,各县蜂协一季搞一次培训,各合作社一月搞一次培训。泽州县蜂协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5号集中培训,从不间断,培训前不打电话不通知,因已形成制度,到时蜂农都会主动参加。今年5月份,新南岭蜂业合作社就地举办培训班,百余蜂农参加,聘请陵川县养蜂专家武保安、四川农大动物学教授龚凫羌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浅显易懂、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讲课,深受蜂农欢迎。许多蜂农听课后,立即就把具体的新技术应用到了养蜂实践中,而且发挥了作用,见到了效果。其次是“四有”。现在,各县的蜂业协会和部分合作社,都有培训大会议室、有大灶房、有音箱设备、有制度内容。全市去年共办了30多次集中培训,20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印发了各种养蜂技术资料8000多份,先后聘请了农科院、福建林业大学、山西农大、省蜂业协会、绛县蜂药蜂具厂的专家、教授到各县各点讲课。每次讲课都有互动的时间,一互动,提问题,大家都恋恋不舍,散会时都不肯离开。蜂农求知的欲望真是感人。
    四是不断引进优良品种。我们经过调查,针对我市养蜂发展的情况和需求,委托技术人员从农科机构购每年都引进十多个新品种,在种蜂场试验,示范,然后将适宜我市特点的优良品种,无偿发放给蜂农,改善优化了我市蜂群,遏制了品种退化的趋势。
    五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几年来,市蜂协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蜂农的愿望、困难和要求,经过蜂协、畜牧局的共同努力,市政府曾二次研究蜂业发展问题,开天辟地回把包括养蜂协会在内的凡成立一个协会补助3万元的扶持政策写进了政府文件,并且在2010年市、县二级都兑现了。市、县科技局和农业、畜牧部门都把养蜂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2009年,国家科技部正式认定我市蜂业为科技特派员产业链。更使广大蜂农欣喜的是,市政府扶持养蜂的政策今年正式出台了,终于同养猪、养牛、养羊一样对待了。文件规定:《养蜂30箱以上,给予一次性1000元扶持;养蜂每增加30箱,增加扶持1000元。扶持对象为养蜂合作社成员》。就这短短的几个字,不仅鼓励了大家涌跃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而且更坚定了广大蜂农继续从事养蜂的信心。初步摸底,现在有3000户蜂农在30箱以上,就每户平均扶1000元,仅这一项市政府就要为蜂农拿出300万元资金。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二点:一是摸清30箱以上的有多少。二是整屯完善养蜂合作社,进一步确定社员身份。迎接财政、畜牧部门的验收。
    六是解决蜂农实际困难。蜂业协会就是蜂农的娘家。因此,只要蜂农遇到棘手难题,反应到蜂业协会,协会就会想尽办法帮助解决。养蜂转场是常有的事,但许多外地蜂农转场无序进入我市后,多次和本地蜂农发生争地盘纠纷,我们曾多次赶到实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市蜂业协会和市畜牧局及时出台了《保护蜜粉资源的管理办法》,对外地蜂群进行了规范化管理,理顺了当地蜂农与外地蜂农的关系。
    七是帮助蜂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产品认证。蜂农能否受益,关键看蜂产品能不能得到市场认可。国家质检总局自2006年9月1日起对蜂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强调产品必须QS认证,才能上市销售。为了蜂产品的质量,我们狠抓了标准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是广泛深入宣传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再是培训广大蜂农,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国家标准,如何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蜂产品;接着凭借蜂业合作社和蜂农的紧密关系,由合作社指导、监督每户蜂农把好源头原料关、合作社监督加工企业把好设备、加工操作质量关;是抓蜂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使每个蜂农都明白不进行QS认证,蜂产品就不能上市的硬道理。目前,全市已有盘松牌、山里泉牌、南岭香牌、沁花牌、圣康牌等先后通过了国家QS质量 认证,沁花牌一部分产品还通过了有机蜂产品认证。通过认证培养了品牌,提升了我市蜂产品的品位和度,增强了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促进了销售,增加了蜂农收入。
    八是加强养蜂基地建设。过去蜂农是各自为阵,单打独干,封避经营,产量低、质量差,没有竟争力。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蜂农必须联合起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这样就必须参加合作社,以合作社建立养蜂基地。这不仅能提高竞争力,更方便管理,提高蜂产品质量。我们按照一个合作社一个养蜂基地建设的思路,由开始的10多个养蜂基地,现在发展到了40多个蜂业基地。由于对蜂农实施了严格的规范管理,蜂产品质量大大提高。销量也大有增加。近几年我市每年可产1400——1500吨蜂蜜,当地可以销到500多吨,人均销费达到250克,比人均销费不足100克翻了一翻多。今年端午节期间,全市各个蜂业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走的很俏,有的还脱销。
    九是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蜜蜂有独特的授粉功能,具有高超的采集花粉、传授花粉的技巧,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林果、蔬菜、油料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践证明,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产5%,棉花增产12%,油菜增产18%,向日葵增产37%,水果增产30%,还能使一部分果蔬作物产量成倍增长。为此,我们有意识地引导蜂农发挥蜜蜂的传花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的作用,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高平市绿之源种植合作社园区负责人牛光明,在12亩地上建了10个油桃大棚,每年12月下旬他都要租10箱蜂,每棚一箱蜂进行授粉,由于利用蜜蜂授粉,油桃上市早,销售快,价格高。去年产油桃5万多斤,每斤售价8元多,总收入40多万元,利润20多万元,比不要蜜蜂授粉番了一番多。今年5 月份市蜂业协会出面同河南济源一种子基地协商,组织阳城县15户蜂农,带着700多箱蜜蜂去商业性转花授粉。蜂农不仅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种苗基地种子的数量和品质会提高2—3倍。就这一消息,在短时间内不仅〈山西日报〉登载了,而且太行日报、太行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晋城在线都先后大力度的宣传了,为什么他们对这一消息这样感兴趣?因为这是一新亮点,未来蜜蜂授粉是农业领域继种子革命、塑膜运用,又一个新的增产增效措施。企图换起各领导要高度重视小蜜蜂在生物界的重大作用。
    十是加强宣传。我们除通过自己办的网站和简报进行宣传外,还积极写稿投稿,通过各类报刊杂志进行宣传。会长田志勤,会员陈晋元,郑元明,武保安、苏学亮等在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在的蜂业界增加了我市蜂协的度。
    八年来,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全市蜂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被省蜂协表彰为“全省蜂业标准化与生产示范基地”、“全省养蜂市”、“全省蜂业组织建设先进市”。晋城蜂业在有了一定的影响。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