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影像里,车水马龙、清茶几盏,摩登与闲适并存。深圳人作兴饮茶,也因此成为深圳的一个独特标签。而深圳茶俗既含中华古老神韵,又具有特区的新潮气息,可以说是茶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茶博览》杂志社“一沏会”茶课堂将于6月30日下午在深圳市罗湖区茶在堂茶馆举行,主办方设置“邂逅深圳”主题,将深圳茶俗茶风、六大茶类掠影、普洱之味,向广大茶友展示。茶会当天推出六大茶类闻香猜茶的互动游戏和高端普洱茶鉴赏品鉴,希望展现茶的本质之美,带茶友感受美好的茶生活。

茶在堂女主人黄艳玲,1993年来到深圳,2003年从沃尔玛深圳总部的财务总监,跨界进入茶行业。黄艳玲爱喝茶,也乐意撰文详细论述喝茶。她说,茶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恰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既熟悉,又无法准确描摹的饮品。
因为茶的宽度和广度,对于茶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清晰可见的系统来帮助初饮者。她尝试在茶领域慢慢梳理清晰的知识体系,为茶友找到属于自己的茶跟茶饮方式。
普洱是慢递时代偶尔造就的独特的饮料,在黄艳玲的茶生活里,尤其钟爱它。似乎在这样一杯饮料中,我们也可以回到那缓慢而温润的时光,彻底慢下来。
品味一份好普洱的时间,被黄艳玲“严格”地设定为不少于60分钟。她形容喝普洱的过程是一道曲线,有峰谷,有平原,在口腔中呈现出极具曲线感的变化。世界万千茶,唯有普洱之于她,像是深具内涵却又容易相处的朋友。

此次“邂逅深圳”主题茶会上,黄艳玲与茶在堂将为茶友提供三款不同时期的高端普洱茶。款是2004年大白菜班章茶,因细腻饱满成为先例。第二款是2012年今大福大金九茶王青饼,以内敛的山野气为主要特色,茶味饱满而具张力。一款茶品为2000年大白菜班章熟茶系列,这款茶为后来高端普洱熟茶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时空变换,唐煮宋点明清冲泡的茶艺,并未绝迹,只是转移了保存位置。这就如举办这次茶会的地点“茶在堂”的名字:人来来走走,茶永远都在。当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不妨和我一起约下这杯茶,一期一会,我们深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