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站在新开端将发展新字号

2012-12-015888.TV 食品协会
    国家高度重视奶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奶农和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奶业恢复和振兴。目前,我国奶产业素质不断提高,奶牛规模养殖加快推进,良种覆盖率稳步提高,单产水平不断提升,生鲜乳质量有效保障。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人民高度关注乳制品时期,是奶业扶持政策出台密集时期,是奶业监管严格时期,也是生鲜乳水平历史上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奶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扶持奶牛规模养殖。从2008年起,国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截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资17亿元,累计补助2474个奶牛养殖场(小区)。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超过33%,较2008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实施奶牛良种补贴。自2005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奶牛良种补贴。截至2011年,7年来中央财政共投资12.35亿元,累计改良奶牛4280.5万头(次)。三是开展生产性能测定。2008—2011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按照每头奶牛补贴70元的标准,累计测定奶牛117.8万头(次)。
  第二,奶站监管持续加强,标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农业部门依法依职加强奶站监管,开展奶站清理整顿,连续4年开展生鲜乳专项治理,通过自查、省间互查、重点抽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奶站许可管理,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清理非法收购营运黑窝点,规范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市场秩序。同时,大力推进奶站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现有1.3万个奶站,比2008年减少6890个,减幅达34%。奶站由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三类合法主体开办,全部持证经营,纳入监管。与2008年以前相比,奶站的设施设备、卫生条件、检测等明显完善。
  第三,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质量得到切实保障。2009年开始,农业部门连续4年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通过专项监测、飞行抽检、异地抽检、隐患排查等手段,以奶站和运输车为重点,逐年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坚决打击各种违法添加行为。已实现奶站监管和生鲜乳监测两个全覆盖,即监测计划覆盖所有奶站,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截至2011年,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5.6万批次,三聚氰胺检测值全部符合国家管理限量值规定,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碱类物质等违禁添加物,生鲜乳质量水平比2008年以前有了大幅提高。
  第四,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从源头上提升乳品质量水平。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生产基地,对苜蓿良种、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收获加工设施设备给予扶持。“十二五”期间,将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建设20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提高苜蓿生产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促进草畜配套,提高奶牛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提升生鲜乳质量水平。
  第五,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奶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法制建设方面,颁布了我国奶业部法规《乳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在加强监管方面,办公厅发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工作的通知》,对乳品生产经营许可、检验检测、质量追溯、打击非法经营行为、落实质量责任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标准建设方面,公布了《生乳》等66项新标准,基本解决了乳品标准重复、交叉、矛盾和指标设置不科学等问题,完善了我国乳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部印发了《奶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和《生鲜乳收购站质量“黑名单”制度》等5项新制度。这些法规规章的陆续出台,使我国奶业发展逐步走上有法可依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第六,加强奶业交流合作,先进技术和经验得到广泛引进和应用。随着我国奶业快速发展,奶业发达国家与我国交流合作明显增多。先后与新西兰、阿根廷等国签订了奶业合作备忘录,在奶牛科学养殖、质量监管、生鲜乳检测、遗传物质引进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与新西兰、澳大利亚定期举办奶业对话会,就奶业发展形势、繁殖育种、乳品检测技术、乳制品贸易等专题开展交流。还与加拿大共同举办了奶牛育种技术培训班和奶牛营养研讨会,组织牧场养殖人员到瑞典、荷兰等国学习和培训。同时,美国、爱尔兰等国也纷纷寻求与我国加强奶业合作。通过对奶业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引进、吸收,以及在国内奶牛场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奶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七,不断强化奶农培训,科学养殖水平大幅提高。针对奶牛养殖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2008年以来,农业部组织畜牧总站、农业科学院、奶业协会、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通过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现场会、奶农培训计划、奶牛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在举办了大量培训班,重点培训奶牛繁育、日粮制备、卫生防疫等养殖技术,以及提高生鲜乳质量水平的关键技术。三年多来,累计组织培训活动1100多次,培训奶农20多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0多万份,奶农科学养殖水平和质量意识明显提高。
  展望“十二五”,我国奶业发展已站在新的开端上,明确提出奶类产量年均增长5.8%,到2015年达到5000万吨的新标准。我们要坚定信心,紧紧依靠奶业科技进步,加快奶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奶业,不断提高乳品质量,促进奶业的快速发展。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