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7日,蒙牛乳业在港发布去年年报,去年蒙牛全年营收360.804亿元,同比下降3.5%。净利润12.571亿元,同比下降21%。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2.571亿元,每股收益0.711元。
2008年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等因素影响,蒙牛亏损9.49亿元。自2009年摆脱三聚氰胺阴霾以来,蒙牛一直保持净利高速增长。2010年净利12.37亿元,同比增长10.9%。前年净利15.89亿元,同比增长28.45%。但去年蒙牛业绩再次出现下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蒙牛在去年年报中表示,去年集团加大了质量管制体系的投入,集团资本支出总额为人民币22.665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厂房和设备建设、奶源建设等方面,其中奶源建设投入达到1.936亿元。蒙牛在去年为强化产品的质量管控及逐步恢复消费者对品牌及乳制品的信任度,提升了对牧场及养殖小区规模化奶源的采购比例,导致原奶成本上涨。蒙牛表示,去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受销量下降影响。
去年年报并未披露蒙牛去年的销量,但蒙牛此前曾于去年中报发布时表示,受上半年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并且前年末公司受到黄曲霉素M1及其他负面媒体报道的影响,市场销售下滑近30%。
近些年来,乳业获得迅猛发展,饮用牛奶亦逐渐成为普通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乳品企业的代表,蒙牛在这10余年中从一家仅有53平方米办公区的“三无”企业,无奶源、无市场、无工厂,成长到如今乳业的巨头、乳业的龙头,赢得了无数鲜花与掌声。但是乳业迅猛发展亦带来了“成长的烦恼”,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前两年不断曝出牛奶品质和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则是我国乳业普遍存在的分散养殖、奶源难以控制,产业链复杂多样、分散化,乳企与消费者之间缺乏完善的沟通机制,还有就是乳企质量管理体系还有待改善等发展瓶颈问题。
由此,蒙牛开始反思长达10余年的“蒙牛速度”,意识到“转型”的迫切性,改变以前粗放的增长方式。这种“转型”从去年孙伊萍空降蒙牛取代杨文俊就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