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对于国内的乳业市场来说,经济的发展使奶业迅速发展起来,作为国内的乳企,蒙牛乳业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经营和管理之中,提出汇集每个环节的点滴努力“只为点滴幸福”,从每一滴原奶的品质抓起,关注牛奶的点滴品质,渐渐走出一条平稳发展为目标、食品为基础、技术为先导、社会贡献为衡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扞卫奶源可靠性
蒙牛乳业加大了对易出问题的奶源进行改进,改进过程中,不光加大投入自建奶源,还扶持奶农发展现代化规模牧场,确保能够从源头上食品,为市场提供放心的乳制品,担负起大型本土企业提升食品的重任。根据统计,经过合并取缔等措施,蒙牛供奶方已经从2010年的3200家降至今年近2000家,规模化水平达到94%以上。“四个统一”就是在规模化牧场的基础上实施的牧场管理方式,统一准入、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评估的管理措施。“四个统一”制定了上百项指标,细到饲料的品牌、包装规格都有严格要求,只要任何一项评估不合格都会取消供奶关系。
“在奶源发展上,新蒙牛的战略就是,聚集的奶农,帮他们实现农场梦想。”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认为,只要帮助奶农成功,蒙牛自己也能成功,这是一个生息与共的大蒙牛家庭关系。
养殖户崔志刚也正是在蒙牛扶持政策中逐渐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崔志刚与蒙牛签订合作协议后,不再担心销路问题,只管好好养牛。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养殖观念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蒙牛的专家和奶源部门工作人员还会定期不定期地到牧场来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奶牛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种服务,我们的员工也能借机充充电,大家交流养牛经。”在崔志刚看来,与合作企业结成“生产联盟”有很多好处,“不局限于说这头牛多使用一两年,从长远看,牧场兽医费用也会少。”
如今,刚年届40岁的崔志刚已经成为产值2000万的牧场主,在和蒙牛等大乳企的合作中,他的牧场从几头牛到拥有几百头、几千头牛的规模。
崔志刚的故事,是现代化、标准化奶源建设的一个缩影。现在的蒙牛,帮助奶农正在走向做强的过程,不仅从利益上补贴他们,更要向他们传输前沿的经验,因为蒙牛深知奶农的利益和责任绑定还不够,还要有丰富的、的农场经验,这样才能把一个大蒙牛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大家庭。
强化产业链稳定性
在孙伊萍看来,蒙牛已经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草创时期,到了要注重系统思维和系统作战的“顶层设计”新时期。而全新的设计理念或许可以从蒙牛今年以来不断整合资源的大手笔中窥见一二。
今年5月8日,蒙牛乳业与现代牧业联合宣布,蒙牛与私募投资机构KKR、鼎晖投资达成协议,以现金31.752亿港元收购二者各持有的现代牧业20.44%股份和6.48%股份,从而成为现代牧业单一大股东。在业界看来,蒙牛乳业终敲定了对现代牧业的股权收购,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动作。而现代牧业是蒙牛高品质牛奶的主要供应商。2008年10月,现代牧业与蒙牛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原料奶供应承购协议,约定现代牧业每年需要向蒙牛供应不少于70%的原奶。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现代牧业供给蒙牛的奶量占蒙牛收奶量的15%左右,由于奶源供应紧张,拿下现代牧业,就给蒙牛提供了很稳定的高质量原奶供应,这给蒙牛吃了颗定心丸。
而这项并购背后,十大牧业公司中蒙牛旗下已拥有3个,分别是现代牧业、圣牧高科和富源牧业。
紧接着的5月20日,6年前合作未果的蒙牛与达能宣布尝试再续前缘。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达能酸奶业务将与蒙牛酸奶业务合并,双方将组建新的合资公司专项从事酸奶生产及销售业务。业界专家认为,此次两大巨头的“联姻”将打破目前乳业的原有格局,蒙牛借助达能不仅在市场份额上有进一步提升,在自身品牌、形象上,也烙上更深的“化”印记。
在2013年的6月18日,乳业迄今为止规模的一次并购又被蒙牛拿下。蒙牛发布了收购雅士利至少75.3%股份的公告,可能动用资金110亿元。“国内乳粉市场空间,雅士利的加入将有效地加强双方的业务平台,与蒙牛奶粉业务形成互补。”这是孙伊萍对这次并购的注解。
精益化公益模式
蒙牛乳业副总裁翟嵋透露,蒙牛总裁办公会定期会统一规划和指导蒙牛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规划,由孙伊萍统领。蒙牛企业社会责任部隶属于公共事务管理系统,有专门的工作组与专职人员,对企业CSR进行整体运筹与把控。
翟嵋表示,对于蒙牛品牌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蒙牛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品牌塑造相辅相成。蒙牛希望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有效提升品牌美誉度,赋予蒙牛品牌“人格”色彩。同时,深入践行社会责任也能提升蒙牛的系统管理能力,增强消费者信心,营造更好的商业环境,促进蒙牛可持续发展。
她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只是公益,还是企业经营全过程、对利益相关方负责的管理方式。要可持续拉动品牌,就得全员、全过程、履行社会责任,那么创新就在于每一个点滴的融合和努力。
跟很多企业将捐助和捐赠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不同,翟嵋透露,蒙牛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希望授人以渔,让受捐者更有尊严,同时蒙牛在帮扶过程中也收获成长。
例如,蒙牛今年再次参与“寻找美乡村教师”活动,在利用22个以上省市资源广泛寻找的同时,还引入社会名人和渠道伙伴及志愿者,开展了“我回老家上堂课”、“幸福礼单”等帮扶性的公益活动。为此,蒙牛联合500多位媒体记者、爱心合作伙伴组成了15支“寻找美乡村教师小分队”,足迹遍布蒙牛15个销售大区、22个省份,共寻访了400多个乡村学校,总计行程15万公里,寻访到300多位乡村教师,向活动主办方推荐了19位美乡村教师人选,共有54家蒙牛的合作伙伴认捐乡村教师“幸福礼单”,累计捐款额达327万元。
“幸福礼单”是一份包括教学用具、营养健康等多个类别的需求清单,“寻找美乡村教师小分队”到乡村学校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用眼去看、用心去沟通”,在了解学校情况后在清单上勾选出具体需求。数额较小的现场解决,数额较大的在孙伊萍的倡议下由54家企业公益伙伴根据自身意愿认捐,直接、迅速地满足乡村学校的需求。
跟随“幸福礼单”而来的不只有物资,对这些山里的孩子而言,还有外面的世界。着名芭蕾表演艺术家侯宏澜、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雅典奥运会跳水劳丽诗、特型演员梁春书、前体操世界莫慧兰等28位名人也受蒙牛之邀,跟随15支小分队,回老家为乡村孩子上课。
蒙牛乳业CSR总监吴福顺解释:“农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能通过一台电视,有的连电视都没有。他们距离现代文明和这种成功人士非常遥远。我们把名人请来给他们上课不是想让他们以后也成为这样的人,而是想让他们身处的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有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给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视野。”
一直以来,在不断的公益事业中,蒙牛作为行业的领军品牌,更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小伙伴们持续投身公益事业,形成了蒙牛的精益化公益模式,并创造了一个蒙牛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传递爱心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