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积极推进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产业优势逐渐显现。依托宣城市畜禽、粮油、林特、茶叶、中药材、水产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建设,鼓励各县(市、区)根据自然禀赋,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建设,创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22年末,全市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6个,其中20个;拥有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其中1个(宁国山核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德“黄金芽”、泾县“涌溪火青”、旌德灵芝获批安徽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宣州禽业、宁国山核桃入选省“一县一业(特)”示范创建名单。
标准化基地规模日趋扩大。坚持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市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26.78万吨。其他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市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家,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2个,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1个,全国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1家;建成全国畜禽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小区)14个。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能力加快提升。认真抓好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2022年度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40份,完善省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家,新增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家;品种选育推广取得新突破,2个水稻品种通过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改扩建的皖南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心和升级改造的广德试验站均已完成并投入运行,安徽华栋麻姑山育种场已建成投产;“宣州鸡”即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宣城市现代渔业有限公司的省级水产良种场通过市级资格复查考评;全市共开展478次种子市场巡查检查,未发现质量不合格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