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12月出,“第七届学术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国内各大厂家以及食品协会纷纷出席此次研讨会。会上,专家、协会、媒体和企业代表展开了一场“认识供应链管理”的热烈讨论。

熟悉又陌生的供应链管理
对于一家大型餐饮连锁企业,一整套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企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练内功。但对于寻常老百姓而言,不就是到超市、菜场买个菜吗?!大家一是无法想象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另外与自己的距离有些遥远,没有一探究竟的机会。此次百胜聚焦“供应链管理”,从什么是供应链,到行业供应链现状、特点,再到百胜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了介绍,掀开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神秘面纱,用放大镜摆在了公众面前。
供应链管理≠采购。百胜餐饮集团事业部首席供应链官陈玟瑞指出:供应链管理并非简单的采购。陈玟瑞用36个字概括了百胜供应链的特点:立基、扎根;积极管理、食品;质量为先、多元策略、有序竞争;上游延伸、新品研发。在随后的主题讨论中,与会嘉宾:工程院院士陈君石、食品工业协会副马勇,以及百胜兼首席执行官苏敬轼展开了热烈讨论。
焦点1:要不要采用一级供应商模式?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由终端企业直接管理供应商;另一种是终端企业只对应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再去对应上游诸多供应商。对此,苏敬轼坦言“供应商都是要管理的。交给别人管,还是自己管,这是一个取舍”.“交给别人管,我们不放心。所以只好我们自己管,当然这样更辛苦,这叫自讨苦吃”
焦点2:单一供应商?还是多元供应商?
使用单一供应商,对企业管理相对简单,但风险高度集中。一旦这个供应商出了问题,后患和危害难以估量。另外,这种情况,双方利益捆绑太大,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牵制。
焦点3:要不要引入竞争机制?如何避免过度竞争?
没有竞争,哪来的品质?由市场来决定优胜劣败。另外这样也可以对采购人员形成约束,不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竞争过程中躲不开的一个话题是比价。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百胜摸索研究出的“软性比价”是百胜供应链管理的一大特色。所谓“软性比价”,在质量为先的前提下,根据食品、质量和商务审核的总体绩效结果,供应商需要先获得资格,然后以起始份额来进行竞标。百胜对竞价的供应商提供奖励份额,其他供应商则有机会跟标,但会拿到较少的份额。但一次竞标失利的供应商还有机会下次赢回份额。百胜鼓励供应商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进行竞争。通常情况一年进行两次,这样每半年就竞争一次,每次输赢不大。可以说这种设计避免了过大的激励造成供应商恶性、过度竞标。
焦点4:怎样创造新的蓝海?
苏敬轼指出,百胜不鼓励供应商都一鼓脑地涌向一片红海,都集中供应那一两个产品。相反,百胜提倡供应商积极创新,做好新品开发,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不断开创出新的蓝海。只有这样,才是三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项目研究成果兼具社会意义、潮流和地气
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已成功运作七年,主要致力于资助与营养健康、在外就餐和城市居民三者相关的科学研究以及宣传教育项目。本次学术研讨会宣布了2014年度资助的4个新项目,并分享了上一年度已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这些项目具有社会意义,关注包括老人、孕妇、儿童在内的特殊人群;并与社会流行趋势相结合。“微博微信对青少年在外就餐行为影响及干预试点研究”的项目,紧扣社交媒体盛行的社会大背景。此外,项目把学术研究成果与餐饮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给老百姓用餐有实际指导意义。“川菜营养配膳指导软件的开发及应用”这个项目是一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