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期食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很多超市设立了临期食品专区,不少地区也涌现出临期食品折扣店品牌,这些折扣店品牌正纷纷进行全国扩张或是区域市场的深耕。然而有业内人士表示,“没有人会以买到临期食品而沾沾自喜,但是都会因为买到有品牌的便宜货而窃喜。”那么,经营临期食品折扣店到底该侧重“临期”还是“折扣”?业内认为,“有品牌的便宜货”才是吸粉关键。
多重因素下的产物
所谓临期食品,是指接近食品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属于安全范围的包装食品。从国家相关政策来看,原国家工商总局曾于2012年1月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即到了保质期临期界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售卖。
就在同一年,北京市工商局制定了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并对商场超市销售食品保质期临界时间作了明确界定。据悉,2012年2月,北京已有130多家超市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把快到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起来统一销售。
近年来,在社交网络上,人们乐此不疲地分享着关于临期食品购物指南、开箱视频、线下门店打卡及探店视频,以品牌化、连锁化形式发展的临期食品折扣店慢慢兴起,并在资本的大力加持下跑马圈地。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临期食品折扣店品牌抓住了疫情常态化趋势下结构性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偏好变化所带来的机遇。
首先,近年来新消费品牌的崛起,大量新消费品牌涌入市场,商品快速上新,电商平台成为不少新消费品牌的试验场。但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大量非成熟新消费品牌的商品积压在了品牌方、供货方手中。
其次,线下零售进入存量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国GDP两年的平均增速达到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也达到3.9%。从结构上看,社消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动力更多来自于线上,线下进入存量市场时代。
第三,便利店渠道的兴起,成为新品的测试平台。据悉,国内便利店品牌代表如好邻居、Today、美宜佳、邻几的月度商品汰换率均在10%以上,外资便利店品牌的商品汰换率更高。
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从供给侧来看,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临期食品行业,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
供应链是发展核心
在线下市场,临期食品折扣店正以一种新业态的形式,在不少一二线城市加速发展。从近两年临期食品折扣店的发展来看,受到资本追捧和消费者青睐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好特卖(HotMaxx)、嗨特购(HitGoo)为代表的折扣连锁品牌,店铺选址以人流密集的商圈店或园区店为主,消费者以年轻白领为主,门店覆盖一二线城市;一种是以小象生活、折扣MaMa为主的折扣连锁品牌,店铺选址以社区商铺和商业街为主,聚焦社区消费场景。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临期食品是一个大市场,但临期食品折扣店本质上还是一门零售生意,所有实体零售门店踩过的坑,临期食品折扣店也会遇到,甚至其挑战会更为复杂。而这一模式能否孵化出现较大的市场玩家,取决于该模式能否成熟、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不同于一些经典的零售业态,临期折扣店的供应链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临期食品折扣店的商品汰换率堪比便利店,但便利店的汰换率很大一部分来自鲜食,鲜食背后则是便利店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其次,便利店是很多新品牌(如食品、饮料品牌)接触消费者的渠道。此外,对于成熟的便利店品牌来说,其品类规划相对稳定。换句话说,在便利店平日补货时,商品和品牌结构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化。
临期食品折扣店则有所不同,其货架上的商品灵活性强,但缺乏稳定性。从货源看,目前临期食品的供应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生产厂商的库存商品;二是代理商的库存商品、串货;三是电商平台积压的退货、库存商品;四是实体超市的退货商品;五是进口食品的库存。无论是哪一种供货渠道,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不确定性体现于保质期、货量及定价空间。
在一些临期食品折扣店可以看到,商品更新速度较快,品类品牌更换也很频繁。热门商品上架后很快被抢空,但补货跟不上。留在货架上的不乏新奇特商品、小众品牌或较为冷门口味的商品。
有媒体报道称,对品牌厂家来说,无论临期商品是否客观存在,它在市场上流通都会影响其正常的采销体系,并容易造成价格体系混乱,损害品牌商利润。因此品牌商对临期商品的干预时有发生,例如就有乳制品品牌实施控价,导致临期商品拿货价提升。
为了减少对临期供应链的依赖,小象生活开始增加不少厂家直供新品以及本地货品,小象生活创始人粟海辉介绍说:“长期看,我们会成为一个去中间流通环节、去品牌溢价的F2C新渠道。”折扣MAMA已经开始尝试合作联名品牌和自有品牌商品。在其创始人邢云飞看来,“这还是一个新零售的生意。相对于‘临期’,‘品牌的认知’对于消费者仍旧重要。”有业内人士称,从长期来看,临期折扣店真正的出路在于“折扣”,而不是“临期”,甚至“临期”的概念以后可以被淡化。
日本零售学者渥美俊一在对折扣店业态的研究中曾表示:“软折扣因为供应链的不稳定性,难以管理运营,好卖的快速售出,不好卖的积灰,店铺容易成为‘垃圾堆’,消费者不忠诚,都是过来薅羊毛,店铺员工工作量大,老板可能会赚些小钱,但企业仅剩下疲劳。”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当前一些临期食品折扣店。
有业内人士称,从消费者端看,临期折扣店真正的魅力在于能提供“低价但是品质还可以的商品”。至于这个商品本身是不是临期,并不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更多是营销的需求。因此,临期食品存在本身并不是临期折扣店发展的动力。真正的胜负手,仍旧是提供差异化商品和提高性价比的能力。
行业发展将更规范
事实上,临期食品的线下销售在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
据外媒报道,在英国利兹,一家名为A food waste的超市,通过与当地其他超市进行合作,进购临期食品并进行售卖,通常这些食品的价格都很便宜,人们甚至可以不付钱,通过劳动来换取,这家超市救济了当地不少贫困家庭。
在美国华盛顿,有一家名为Daily Table的非营利性零售超市,超市里大部分都是由当地的大型供应商捐赠的临期食品,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宜的农产品、乳制品、面包等食物。
在丹麦哥本哈根,一家名为WeFood的超市,专营过了保质期或是包装损坏的食品。店内商品价格要比一般超市便宜三到五成。该超市的初衷旨在减少食物浪费,吸引有环保意识的顾客和收入低预算有限的人群。
近两年,国内临期食品的热潮也催生了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店的火热。随着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和施行,反食品浪费也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政策的利好让行业参与者看到了市场前景,但同时,临期食品市场的安全也需要商家自律和市场监管。
《人民日报》曾发文报道,对于临期食品的界定,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尽快制定出台更加科学的、统一的国家标准,才能给临期食品加上的“倒计时”,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安心。此外,对临期食品监管同样要落实“四严”要求,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规范落地,临期食品行业的发展也会更为规范。而临期折扣店未来要实现可持续、稳定、规模化的发展,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供应链稳定性、资源整合能力、门店经营服务能力。业内认为,谁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商品力,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