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日前,受科普作家协会指派,就藏族饮食和藏医藏药的相关情况,笔者和医学科普作家杨师先生前往位于北京的藏医院、藏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厦访问,而青稞则成了大家绕不开的话题。
聚居在西藏和分散居住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蔬菜食用量较少。特别是在牧区,除了以青稞为原料的糌粑,很少食用其他素食。提到藏族的素食,必然首推珍贵的青稞。
在北京藏医院,那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藏医养生图说》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特别是书中的第五章《饮食养生》,列举了一个又一个青稞药膳食谱。比如:青稞粥,直接将青稞煮成粥,具有腹泻的作用;青稞炒熟再煮制的粥,对胃有补益作用。糌粑,食用以青稞为原料的糌粑,能增强体力;酸奶糌粑团,是加入酸奶后抓成的糌粑团,具有开胃功能……这些药膳食谱,验证了《本草拾遗》的话:“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发汗、止泻。”
在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副主任兼合作处处长黄文娟从藏族历来重视的“药食同源”、“药膳同功”谈起,重点介绍了亦食亦药的青稞——英文名是hullessbarley,主要产自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高原地区。藏族自古栽培青稞。唐书《吐蕃传》记载:“其家有小麦、青稞麦、荞麦。”在当今世界的粮食作物中,青稞是为数不多的野生与培植共存的物种。当海拔达到4200米以上,培植品种很难成活,而青稞却能够顽强地成长,为以肉食为主的藏族人民提供宝贵的素食,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糌粑、酥油、茶叶、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如今,随着藏区饮食业的发展,青稞已不仅仅是糌粑的原料,还有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食品。
在西藏大厦,餐饮部经理扎西旺姆说,由于高原地区生产的素食原料少,人们便在青稞的利用上下足了功夫,不仅用青稞制成藏族的方便面——糌粑,还有以青稞为原料酿制的饮料——青稞酒。据介绍,制作青稞酒并不复杂: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低,加入酒曲,搅拌均匀,装入陶罐或木桶,封闭发酵两三天后,加入清水,再加盖封闭一两天,就变成了藏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喝的青稞酒。青稞酒颜色清淡,清香浓郁,略带酸甜,酒精度数低,没有强烈的酒味刺激。
几天后,笔者到西藏文化博物馆参观,次目睹了青稞的尊容,并得知青稞因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也被称为“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据介绍,藏族饮食礼仪习俗也离不开青稞。在过藏历年时,藏族人家要摆放一个叫“竹索琪玛”的木斗,斗内放满青稞、糌粑、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麦穗和孜卓(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牌)。当亲友邻居来拜年时,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用手抓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后,再抓一把放入嘴里,说上一句祝福的话:“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