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大红的枣儿甜在嘴里暖在心头

2015-12-17 太谷县永世红枣业有限公司 浏览量:16812

《淮河晨刊》12月2日一版和六版刊登了蚌埠市热心市民于素凤女士资助十多年的陕北人家遭遇卖枣难,王建飞和王小飞两兄弟带着6吨红枣不远千里来蚌埠求助的报道,并从2号开始在报社院内开展“买一份红枣,献一份爱心”的活动,不光报社员工踊跃买枣,也得到众多市民和爱心企业的响应,前来买枣的市民达到上千人,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卖掉了近万斤红枣。得到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俩小伙感动落泪。

买枣的市民络绎不绝,报社成了爱的海洋
12月2日上午9点,一辆面包车开到报社院内,首批15元钱一斤的红枣到了,两兄弟忙个不停,报社员工也帮忙卸货,从10点开始,前来买枣的市民越来越多,一些私家车也停在了报社门外。报员工更是踊跃献爱心,不少员工都是成箱购买。
“这枣子确实不错,个头大口味甜”,家住世纪联华附近的陈女士早上看到报纸后,喊上两个邻居走到报社买枣,她表示,两个小伙也不容易,大老远的来卖枣,报社做好事,我们也来献爱心。
“我们坐公交车来的,冬天吃枣有益健康”,家住中荣街的76岁老人邵子仲,早上和老伴买菜时买了一份《淮河晨刊》,看到报社销售爱心枣的报道,就乘坐112路公交车来了,老两口对枣子的品质赞不绝口。
在通成国贸上班的王晓东先生一早看到报纸,大老远开车过来买了一箱;来自四院的四名医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每人购买了10斤;安徽省轻工业学校老师郁路天买了10斤,第二天又专门赶来买了10斤;来自万隆示范车队和交投集团的爱心的哥,更是一拨又一拨地开车到报社购买。而更多的是来到就买,买过就走,不愿透露任何信息的爱心市民和企业单位。
总编帮忙接“热线”,编辑成了“收银员”
“喂,这里是卖枣热线”,在人群中,一名接电话的男士引人注目,他便是《淮河晨刊》总编辑袁成文,正在帮小伙子接电话。“电话成了热线,太热了”,王建飞说,从早上7点开始,他的手机就响个不停,都是市民要买枣子的,他要称枣收钱,根本没空接,多亏袁总编帮他记下了卖枣信息。看小伙实在忙不开,本报编辑汤玲主动援手成为“收银员”,过秤、收款,忙得有条不紊,2个小时收款8000余元。
该报社为了帮助两兄弟卖枣,不仅提供场地,还在报社楼下LED显示屏上打出“买一份红枣,献一份爱心”的标语,并搬来一个桌子放电子秤。零钱不够时,财务部专门派人兑换零钞。周六报社不上班,两名门卫更是忙碌了一整天,帮助小伙子过秤和收钱。
爱心义卖转场李玉兰饭店,陕北小伙欲送枣福利院
陕北小伙卖枣难的情况也引起好人李玉兰全家的关注,为他们提供的销售场地就在李玉兰饭店楼下。12月4日下午,记者在李玉兰饭店楼下看到,李玉兰和饭店的员工正在帮助卖枣,一块展板上贴着小伙卖枣难的报道,而原先成箱的散枣也被称好装在塑料袋中,每袋20元,购买起来很方便。李玉兰表示,小伙子很不容易,帮帮忙是应该的。
“两天来,无数市民来买枣,有步行的、骑自行车的、坐公交车的、开汽车的,特别激动,好几次眼睛都湿润了”。王建飞说,报社能提供场地帮他们卖枣,让他们想不到,他们一辈子都忘不掉蚌埠日报淮河晨刊。
“这几天卖得差不多了,三天时间卖了近一万斤”。王建飞说,15元一斤的卖完了,如今只剩下300多斤8元一斤和12元一斤的,1000多斤7元一斤的,打电话和姥姥姥爷说了在蚌埠的情况,他们都哭了。
“下一步准备送点枣去蚌埠福利院,也献一份爱心”。王建飞表示,远在昆山的姐姐打来电话告诉他们一定不能辜负蚌埠市民的爱心,等枣子卖得差不多时候,送400斤枣子去社会福利院,表达全家人的一份心意。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微  信:

快速留言:

我想代理,请来电告诉我具体细节。
我是做商超的
我是做餐饮渠道的
我是社区团购
  • *验 证 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