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度量才能管理,能管理才能改进。”这是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艾伦布雷博士对DHI进行的概括评价。DHI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简称,其含义是奶牛群体改良(DairyHerdImprovement)。主要是通过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等指标,并收集牛群资料,经分析后定型形成检测报告,通过报告信息知道牛场饲养、育种和疾病防治。
“我国与国外DHI的发展差距?”“如何DHI数据质量?”“如何解读DHI报告?”“如何将DHI应用到实际生产?”这些问题都是在DHI的工作人员以及牛场管理者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今天的专场中。2016年6月4日上午,由奶业协会主办的“2016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年会”的交流专场在青岛会展中心举办,各地150多位多位工作在DHI的人员以及牛场管理人员在此相聚一堂,共同探讨。

此次专场由奶业协会副刘琳主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谷继承出席了此次年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从DHI项目实施以来,奶业协会承担了DHI数据的收集整理、核查、储存、分析和考评工作,是整个DHI数据处理的核心。通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处理系统》和《奶牛育种数据平台》的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与22个测定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实时联动,建成了DHI大数据平台,具备了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自2008年开始实施9年来,测定的规模不断增加,参测场从337个增加到1292个,测定牛数从11.5万头增加到78.9万头。各项目区DHI测定中心测定能力和解读报告能力也不断提高。测定的成效也得到了的体现,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数据均有提高。仅产奶量一项,按照4元/千克估算,每头牛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800元。参加测定79万头奶牛将增加38亿元。
奶业协会育种委员会张胜利主任和VALACTA公司的HumbertoMonardes教授分别对“DHI数据情况”和“DHI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
张胜利主任首先介绍了一下我国DHI数据情况,他指出我国2015年的DHI数据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奶牛场基础数据不完整,牛场没有规范的采样设备,牛场对DHI报告利用率不高,DHI项目资金使用不到位这四个问题。
Humberto教授介绍了加拿大dhi发展情况:加拿大从1966年开始利用DHI数据知道牛场生产,到现在为止,参测群体从初的150个,到现在的4800个,已经占到了全部加拿大牛群的80%。工作人员从初的15人到现在的211人。到2006年,共有两个奶牛记录机构对牛群进行DHI测定。魁北克省是加拿大主要的奶牛生产区,其中一个机构就在其中。
河北省中畜禽质量检测站研究员马亚宾、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主任张震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博士李建斌博士分别对“测定能力建设与数据质量”、“理顺基础数据,保障报告完整”和“DHI数据案例解读”进行了报告。
马亚宾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河北省DHI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现在河北DHI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通过购置测定设备和保障设施、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与企业合作、增加考核机制等办法来测定能力和数据质量。用大数据思维、云服务为手段,发挥DHI技术对奶业的科技支撑作用,奶业科技创新。
张震主任首先介绍了河南省的DHI中心状况,他希望通过强化DHI技术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完善DHI专家队伍、提高DHI工作人员素质、加快DHI商业运作等方法来保障数据和报告的完整。
李建斌博士通过DHI报告的实例来给大家讲解如何解读DHI报告。他认为只有能更好的解读报告,才能使DHI数据发挥它的作用。通过到牛场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牛场解读报告,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使DHI中心更好的为牛场服务。
山西繁峙县辉煌实业有限公司场长丁大虎和首农畜牧半截河牧场副场长罗杨对“DHI数据应用”和“DHI数据对牛场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作了报告。
丁大虎场长首先介绍了辉煌实业牛场的状况,并且介绍了从08年以来进行DHI测定的情况。他提到通过应用DHI数据以及DHI中心的上门服务有效的提高了牛场的效益
罗杨场长首先介绍了一下半河牛场的基本状况。他提到从2002年开始进行DHI测定累计参测100800头次。自开展DHI测定以来,随着奶牛生产性能不断被挖潜,生产水平不断提升。随后他具体介绍了牛场如何应用DHI数据来指导牛场生产。
,各位专家针对大家提出的DHI数据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与会者纷纷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