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非科班出身的公共营养师都有进行深造的愿望,但眼下营养师培训市场鱼目混珠的问题令他们深感困扰,左右为难。结合我国营养师行业的现状,北京营养师协会首届精英营养师高级研修班于7月13日正式开班。
据北京营养师协会刘兰介绍,为了更好地把北京营养师协会打造成“营养师之家”,凝聚精英营养师之力,共同发展营养事业,共筑营养梦,协会成立了5个兴趣小组,分别是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和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所王竹研究员负责的糖尿病饮食管理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常翠青教授和北京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首席营养配餐师于仁文负责的体重管理组,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所赵丽云研究员和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所主任医师黄磊负责的实践技能组,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田向阳和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系副教授范志红负责的科普宣教组,北京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保健医生孙然和北京市公安局后勤保障处处长路玉江负责的烹饪美食组。
“现在关注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从事健康管理的机构很多,公共营养师这个职业也应运而生,”北京营养师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黄磊黄磊说:“拿到公共营养师证书的人很多,但能真正承担这份工作的人并不多。”
营养师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比如,如何做膳食调查和人群的膳食评估,在膳食调查中如何评估食物重量,如何评估个体的生长发育?黄磊表示,希望每位学员在研修中夯实知识,主抓实践技能。
孙然指出,烹饪美食是将营养知识真正落实到日常膳食中的重要一步,“营养知识可以融入到科学的食材选择与合理的食物搭配中。掌握了基础的食物营养知识后,如果还谙熟烹饪知识、掌握烹饪技能,则将来在开展营养宣教的时候,就会更有说服力”。
范志红说:“近国外某媒体报道称,10%的居民因病返贫,而且越是低收入的患者越严重。所以,公众营养健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营养师被认为是“公众健康的守门员”,现在社会需要营养师,但真正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太少。另外,营养师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我们看到国外营养师出版的着述和发表的论文时常常感到很感慨,因为能达到那种水平的公共营养师凤毛麟角。在国外做营养师,既要懂医学、药学,又要懂营养、食物、烹调,还得懂传播,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需要在方面更加深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