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改革不能“市场化”

2017-08-085888.TV 食品协会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政府将以渐进的方式推进水价改革,发达国家“市场化”的改革方案遭到否决。而同时,一场围绕城市公用设施市场化的大规模改革也在酝酿中。

水价改革不能“市场化”

政府已决心在水价改革进程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是把改革成本全部推向民众。

9月10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水大会上表示,不可能按照发达国家给出的“市场化”的“”进行水价改革。将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改革之路,并考虑百姓和社会承受能力,逐步推进。

在上,水价改革存在两种对立的政策取向:一种是“全成本水价”,就是改革成本将全部由终端用户来承担。

另一种为“非全成本水价”。按照这种思路,企业进行全成本核算,但一部分支付责任由政府承担。

专家指出,政府选择后一种方案,是符合国情的选择。

“在目前阶段,的水价改革不适于所有成本都进入到价格里面。”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对本报记者说。

目前的自来水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只占成本的20%。从2005年底36个大中城市的调查的平均数看: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平均每立方米2.09元。所以,通过水价改革还其一个真实的“面孔”显得必要而迫切。

但的人均收入比较低。按照傅涛的测算,如果包括饮水和污水处理两项,水的全部成本将达到5-6元每立方米,部分地区可能会到10元每立方米,如此高的成本普通民众将无力全部承受。

在他看来,污水管网、一些供水设施、应急设施的建设,仍需政府投资,而不能完全寄托在价格调整上。

仇保兴也强调指出,城市供水体制的改革将利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水处理的效率,使整个水处理的成本降低,终使百姓和环境得益。

但在城市供水阶段的改革进程中,因为资金不足,政府的投资不能满足供水、污水处理资金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的改革动机更多是引资,让社会资金进入,把政府的包袱甩掉,没有考虑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傅涛看来,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效率提高产生的收益只是被投资人获得,下一步改革,应该回归到提率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来,这需要一个合理的价格,一个合理的投资体制和一个合理的监管体制。

其中,价格是连接政府、消费者投资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如何确定一个合理价格是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傅涛说。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