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协会派出的专家认定组,昨天上午出示了认定报告:一致建议中烹协授予舟山市“海鲜之都”荣誉称号。这标志着我市相关创建、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舟山距离获得这张上佳的“城市名片”仅有一步之遥。
专家为何一致说好?这是因为他们从六个方面观察到今日舟山海鲜的亮丽风采,确实与众不同。
海鲜尽说舟山好
“菜系之乡”是对以区县或地市为单位的地区,已形成某一方面独特的餐饮文化或餐饮现象,并为社会所知晓和接纳,对独具特色的菜肴风味流派的形成,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餐饮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菜系进行的一种认定。申报地特色菜系的历史传承、经营范围、产业发展、人才队伍、行业管理各方面均有明确要求。
专家认定组在这里围绕上述要求作了考察,他们首先得出的结论是:舟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海洋资源,世人“海鲜尽说舟山好”的说法名至实归。
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渔都”之美称。海洋物产丰富,种类繁多,共有海洋生物1163种,主要捕捞品种有带鱼、墨鱼、梭子蟹等40余种,鱼、贝和经济藻类的资源蕴藏量和生产量之高,天下屈指可数。舟山海鲜的鲜度和质地具有自己特色,备受国内外食客喜爱。舟山海产品种类众多,许多被评为产品。
专家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舟山海鲜产业发展迅速,并具规模,具有极为重要的海鲜菜肴原料优势。舟山渔业在处于地位。水产品加工企业众多,舟山海鲜产业的交易定价对十大水产交易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舟山餐饮业已具规模,海鲜美食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和旅游行业中发展快的支柱产业和亮点。
第三个结论是:舟山海鲜菜肴历史悠久,烹饪技法特色鲜明。史载春秋战国时就有“黄鱼鲞”这个特色海鲜品,宋代初期淡菜干曾是贡品,称为“贡干”,红膏呛蟹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舟山海鲜菜的风味特色是重口味、轻形状;善于烹制各种海鲜;常用“鲜咸合一”的配菜方法;擅长烩、烧、炖、蒸、白灼、腌等烹调法,风味独特。舟山海鲜菜已经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地方名菜名点。尤其是这几年舟山每年举办海鲜美食文化节,将舟山海鲜作为主料,融入各地派系,独创舟山海鲜特色和风味。
美食与文化相得益彰
专家认定组得出的第四个结论是:舟山海洋文化内涵深厚,美食与文化相得益彰。舟山海鲜菜肴从海洋旅游和休闲文化中获得发展启示和发展空间,代表性的是沈家门渔港和沈家门夜排档。随着渔家乐海岛休闲旅游活动的开展,品尝舟山海鲜菜肴成为一项重要旅游休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舟山海鲜菜肴实现了与渔文化的完美结合。舟山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又加快促进舟山特色的海鲜美食文化。
第五个结论是:舟山重视人才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政府大力支持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在海鲜烹饪方面的人才建设工作。经过四届海鲜美食文化节的培养和选拔,舟山已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海鲜烹饪人才队伍,推动海鲜美食产业大发展。
专家特别强调第六个结论:政府重视建设海鲜美食名城,积极推进海鲜餐饮产业发展。他们指出,舟山市政府一直把建设海鲜美食名城作为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重点工作,并决心将此打造成为城市名片。舟山每年举办海鲜美食文化节,特别是前年以来突破传统的办节思路,把它纳入上海旅游节庆,更使舟山海鲜的度进一步提高。
5月24日,王忠志代表市政府向认定组专家们介绍情况时说:“舟山有实力申报‘海鲜之都’。舟山的发展前景,需要这张城市名片,而舟山人也有实力和信心来支撑起这张名片。”专家认定组经过几天实地考察,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