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营养学会和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饿了么”“百度外卖”平台)在北京举行了《网络餐饮营养与健康社会共治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来自营养学会、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领导和专家,连锁餐厅代表以及近二十家媒体参加了本次签约活动。专家、外卖平台、餐饮企业和媒体四方,就“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外卖又营养”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和互动。

近年来网络餐饮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网络餐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046亿元,环比增长23.1%,每天有近千万人选择外卖就餐。网络外卖已成为国人继到店堂食、回家吃饭后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在为消费者提供快速便捷服务的同时,如何在消费者吃得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科学选择,养成健康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成为平台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签约仪式上,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和饿了么副总裁兼首席食品官王三虎,分别代表营养学会和饿了么、百度外卖在“备忘录”上签字。根据“备忘录”内容,在未来三年的战略合作中,营养学会将与饿了么、百度外卖合作开展网络订餐餐品数据的共享和挖掘研究,餐饮业分量、能量标识试点等工作,分析研究网络订餐人群的饮食消费方式,评估网络订餐人群的膳食结构与营养摄入状况,给予消费者科学膳食指导和选购指引。
经过对的网络订餐平台大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数据显示出有三大特点:个特点,大陆范围内网络餐饮排名的订餐时段是午餐,其次是夜宵、下午茶和晚餐;第二个特点,排名前三的餐品类别是中餐、甜品饮品和西餐。其中,福建甜品的销量超越上海、广西、江苏位居;第三个特点,消费者喜爱的排名前三的菜肴是简餐类、盖浇饭类、米粉米线面条类。除新疆、西藏是米粉面以外,其余各省、市、区位的均是简餐。排名第二的菜肴出现了盖浇饭、米粉面、炸鸡炸串,呈现了明显的地域分化。
细心的消费者近日通过APP订餐时发现一些餐品出现了能量标识。据介绍,饿了么、百度外卖在3月启动了网络订餐菜品营养标识试点。阶段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金华这四个城市引导入网商户自愿标识在网销售餐品的原材料。标识试点目前推进到第二阶段,商户对在网销售的餐品进行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营养成分公示,让消费者科学消费、平衡膳食。目前,试点城市共有来自30家餐饮企业的1857家商户的餐品开展了营养标识工作。
据了解,此次签约仪式恰逢“2018全民营养周”,饿了么、百度外卖还将在试点城市,由骑手发放共计10万份营养宣传册,为“全民营养周”助力。
杨月欣理事长在签约仪式上说:“营养学会本次和饿了么平台签署了‘备忘录’。今后我们双方会持续在营养健康数据共建互通共享,网络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标准完善,开展特殊人群营养餐工作研究,共同传播营养健康科普信息和建设营养科普平台等四个方面加强合作。我们希望可以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为国民营养健康素质的提高,为全民营养,为健康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