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作为父母的应该都清楚,孩子的健康需要优质的乳粉,而优质的乳粉则离不开好的奶源,那么,如何打造好的奶源呢?就是养好牛 、产好奶。坐落在这里的哈沙图牧场近期为牧场近3000头奶牛准备饲料以打造更好地奶源。

实际上,哈沙图牧场的养牛理念与实践,只是伊利在奶源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方面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美食”源于精耕细作
作为奶牛一年当中的重要口粮,进入伊利牧场的饲料需要经过层层把关,其质量管控可以追溯到播种环节。
“以青贮为例,种子不能用农药泡,而且不要覆膜,不施化肥,不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出苗后也不能用除草剂,宁可少出苗,也 要青贮是有机的。”哈沙图牧场场长赵国梁对记者表示,牧场有专门的青贮巡查员,全程监控青贮的种植和田间管理。
青贮收割之前,需要进行两项重点检验。一是检验青贮的干物质含量,达到28%以上方为合格。二是检验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 。“青贮的干物质含量高,可以提高奶牛单产量及牛奶质量。任何饲料绝不能含有害物质,奶牛吃得健康,牛奶质量才有。在伊利牧 场,奶源是目标。”赵国梁深知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客观、准确,青贮收割之前巡查员们要换岗到其他田间地头,避免他们与种植商关系熟稔导致检验工作马虎大意。
每年的初秋季节,广袤的土默特平原上,进口的青贮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粉碎后的青贮宛如绿色的瀑布,源源不断地倾泻到的卡车车 厢中……
“这种收割机不仅收割效率高,而且刀间距小,青贮可以被切成1~2厘米,其籽粒破碎功能,可有效去除全株玉米的膜衣,有利于青贮饲 料后期的压制和发酵,以及营养物质吸收。”赵国梁表示。
为了防止发霉,牧场对收割完的青贮送达时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每辆运输车都有编号,设专人进行严格的物流管控。
优质青贮以及从美国进口的苜蓿和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羊草,共同构成奶牛食谱中的粗粮,并与豆粕等细粮按6:4的比例搭配。“如果从榨 取奶牛、让其多产奶的角度考虑,这个比例可以掉过来,但那样不利于奶牛健康。就好比,让孩子多吃肉类少吃菜,表面看上去健壮结实,实 则体质虚弱。”赵国梁表示。
奶牛饲料除了讲究粗细搭配,还要干湿适度,否则会影响口感导致奶牛不愿进食。
在实际操作中,伊利牧场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握二抠三闻。“一握”是指用手攥饲料,以此测试饲料的干湿度,用力握紧后 松手,如果饲料能够慢慢散开,证明干湿度合理。“二抠”是指用手指甲抠料槽,查看料槽是否干净,同时为“三闻”做准备。“三闻”,通 过嗅查指缝中料底子的味道,判断饲料是否发霉变质。
奶牛睡的是“席梦思”
清晨的牛舍,安静且壮观。一排排奶牛整齐地睡在沙床上,神态轻松怡然。
这里奶牛睡的沙床被称为“席梦思”,用细沙铺垫而成,松软舒适。之所以选用细沙,是基于国外做的对比研究。研究显示,在细沙、锯 末、刨花、稻草等材料中,细沙的“上床率”,即上床休息的频率,足见其舒适度受到奶牛认可。
赵国梁对记者表示,“上床率”越高,说明奶牛休息得越,有利于产奶量提升。为确保沙床松软度,赵国梁和他的同事经常跪在上面 亲自体验。与此同时,干燥的沙子不易滋生,可限度地防止奶牛患乳房炎。
在伊利牧场,吃饱喝足的奶牛躺在松软的沙床上休息的情景十分常见。一张简单的沙床,决定着奶牛休养的舒适度,也体现着企业的人性 化管理。
优质的牛奶来自舒适的奶牛。在伊利牧场,所有的管理标准向“奶牛福利”看齐。奶牛们在开阔的场地中悠闲散步。转场的过道上铺满松 软的沙子,奶牛可大胆地甩开四蹄轻松漫步。专为反刍动物设计、富含多种矿物质的舔砖,可以让奶牛各取所需。为了减少蹄病,奶牛不仅享 受修脚待遇,每周还有两次浴蹄的“足疗”待遇。
先进的挤奶设备
记者获悉,奶牛的规律性非常强,到了挤奶时间,会自动发出信号。而且,它们还会形成队列顺序,在挤奶台上的位置也很固定。
挤奶之前,挤奶工都会对奶牛的乳房进行药浴,一是为了,二是增加乳头的润滑效果,防止在挤奶过程中设备对乳房造成损伤。挤完 奶后,还要对乳房进行二次药浴,主要是为了和密封乳头。赵国梁告诉记者,奶牛在挤完奶之后,乳头孔是张开的,会趁机而入,二 次药浴可形成保护膜,避免这一问题。奶牛回巢后,工作人员会引导其进食,一来补充体力,二来为乳头孔的完全闭合提供时间。
好的奶源才能产好奶,奶牛产量高、奶质好方能提供更好的奶产品。在伊利集团,不少牧场的奶牛日单产量高达30多公斤,牛奶的理化指 标也在节节攀升。高产的奶牛、优质的牛奶,恰恰是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