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帮助‘撑腰’,我们就更有信心把江山茶产业发展好。”3月7日,在“江山绿牡丹”茶品质提升科技活动研讨会上,江山农业局局长王之云捧着“浙江省茶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江山绿牡丹茶专家工作站”的牌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这是我省农业厅农技推广中心设立的家茶产业专家工作站。

江山种茶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茶产业是江山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该市先后被评为“重点产茶县”、“十大生态产茶县”、“十大魅力茶乡”,目前全市有茶园面积5.1万亩左右,2016年茶叶总产量2100吨,产值1.5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150吨,产值1.34亿元,在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推进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山绿牡丹”茶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就好评如潮,是“十大名茶”之一,获得浙江区域农产品等省部级种类奖项30多项,被列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土特产大全》。在2015年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其品牌价值达5.57亿元人民币。
此次的江山绿牡丹茶品质提升科技活动为期两天。3月6日,省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绍兴试验站等单位的十多位专家,深入江山绿牡丹茶发源地裴家地村古茶道茶园、林山茶叶合作社、花山茶场、云岩农场、集泰家庭农场等地,与业主进行深入交流,传授有关茶园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深受欢迎。
“产业发展要抓到点子上,持之以恒地出实招。”农业科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团队首席专家阮建云开门见山地说。他结合实地考察的体会建议,政府要对接农业部的部署,抓住战略机遇,通盘考虑产业规划,并且梳理现有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广大企业要练好内功,争做龙头企业,并且注重抱团发展。
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被聘为“江山绿牡丹茶技术顾问”。他们就植保管控、标准化建设、技术工艺改造、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及产业融合等方面,畅所欲言,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以后我们要依托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加强对接,认真学习,把茶做得更香、更好,让更多的人喝上‘江山绿牡丹’茶。”峡里风茶叶合作社负责人王丽君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