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17日,由奶业协会和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繁育研究室联合主办的“2013年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推广与服务高级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出席本次培训班的有奶业协会副会长兼谷继承,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副处长孙飞舟,奶业协会育种委员会主任、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沅,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培训班开幕式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繁育研究室主任、农业大学教授张胜利主持。参加此次培训班的有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和牛场的相关技术人员等100余人。
在培训班开幕式上,奶业协会谷继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举办本次培训班的目的,主要是为进一步推进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提高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利用率,推动我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我国大规模开展DHI工作是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参测规模稳中有增,数据质量和牛场报告解读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他也提出DHI工作离预期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不够理想,有效数据比例仍较低。二是部分牛场不能进行连续测定,测定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测定报告利用不够,部分参测牛场没有真正收到实效。针对这些问题和此次培训的目的,就提高数据质量和服务能力向到会的人员提出了提出三点进一步的要求:一、进一步规范技术操作,提高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进一步加大测定报告的解读服务及相关培训力度。三、进一步扩大参测数量,提高测定质量。